人民医务工作者基层访谈录: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瓦亭镇卫生院临退休医生时国良

2024年05月10日  |  来源:人民视点

人民视点河南讯(吴照伟 刘莹 通讯员 查涛)一袭白大褂,一部听诊器,一脸慈祥面容......一万多个日日夜夜,他就像一团火,点燃了患者的希望,33年火热坚守,他就是内乡县瓦亭镇卫生院临退休医生、业务副院长时国良。

图片 1.png

2024年5月16日,时国良同志即将光荣退休,自1991年5月进入瓦亭镇卫生院从事内科门诊工作以来,从普通医生到医疗组长,再到业务副院长,他一干就是33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退休往往意味着职业生涯的结束,而对于他而言,却也是崭新的开始,他也规划过继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不断拉长从医时光。

一路坚守,“医路”逐梦

当时他到瓦亭镇卫生院上班之前,打听到当时卫生院条件很差,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人员又少,这些在他眼里觉得都不是什么问题。然而真正步入医院大门那一刻,他才意识到,自己选择了一条充满艰辛的路......在当时,他所在的科室时不时会遇到危急重症突发的病人,不知有多少次,他一个人坚守一线,紧急处置,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有一次,他接诊了一位农药中毒的病人,情况十分危急,在他的紧急抢救下患者脱离了危险,获得了重生,当时家属跪地感谢,他赢得了群众的信赖,更加坚定了他的从医人生之路。

时至今日,他始终保持着对医疗事业的无限忠诚,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着自己的医者初心,因为特殊的工作岗位,他把家安置在了医院,一年到头基本天天上班,节假日于他而言,没有实质意义,只要有病人,就是他的工作舞台。

他常说,“医生当久了,跟患者接触多了,越来越感受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这就是他的一生坚守之路。

一路执着,做有“温度”的内科门诊医生

几平方的诊室内,患者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询问病情、观察体征、查看检查报告、开具处方,并不时嘱咐着......。一上午,顾不上喝上一口水,趁着间隙,他站起来,伸了伸胳膊。

33年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他看来,如何将毕生所学用于患者身上,是他一生的课题。由于业务出色,他有很多次进入上级医院的机会,还有的民营医院想用高薪来聘请他,但都被他一一拒绝了,因为他的根在瓦亭镇卫生院,他的心牵挂着这里的老百姓......

“我觉得从医要‘以人为本’,以病人的需求为中心。”随着从医经验的积累,让他逐渐有了如此感悟,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理解他们的感受,了解他们的困难,自然而然的就能带给他们温度,这就是他的一生执着之路。

一路担当,站好退休最后一班岗

他是一名普通的医生,更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始终铭记自己的从医初心,永远铭记入党的誓言,他难舍一方诊台,难舍那一块治病救人的仓禀之心。多年来,他对于医学追求的热情从没有减少过,服务于每一位乡亲的热情从没有减少过。他面对病人,心中有爱,眼中有光。面对三年新冠疫情,白衣执甲,逆风前行。2020年初新冠疫情伊始,当时已57岁的他主动请缨,参与到疫情防控和核酸检测工作中,三年来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面对多次的体力不支他并没有临阵脱逃,誓言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坚守抗击疫情的重任,用担当回报党和国家,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一刻让他感触很深......纵使青丝染白发,此生不悔入杏林,这就是他的一生担当之路。

两只起死回生手,一颗安民济世心。他的一路坚守、一路执着、一路担当,正是当代广大医务工作者应保持的初心和使命。他认为,虽然自己做了很多,但是还有很多做得不够,但今后的路还很长,还要继续努力,一路前行。

至于退休后的生活,时国良暂时还没有想好。马不停蹄般地从业33年,他觉得是时候在这个节点上给自己一个顿号......他用求索的执念,将岁月打磨成人生枝头最美最靓丽的风景!

(责编:李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