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医+养”新模式,用温暖点亮人生最后时光

2024年01月24日  |  来源:人民视点

人民视点河南讯(吴照伟 刘莹 通讯员 王景)内乡县安疗结合实践样板于2023年9月7日通过县级现场复核投入使用,2023年11月14日接受省级专家组评审验收,2023年11月30日,县城关镇卫生院成功入选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五个100”安疗结合实践样板医院。医院安疗结合病区平均每月有7-8名终末期患者享受安宁疗护诊疗服务,在疼痛控制、心理支持、营养支持和症状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提高终末期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轻痛苦做出了重要贡献,增强其对医疗过程的参与感和满意度,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心理压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了患者频繁往返医院的不便,降低了医疗成本。通过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顾和人文关怀服务,帮助终末期患者提高生命质量,让他们的生命带着尊严谢幕!

提高一个认识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不少耄耋老人因各种疾病住院治疗,当以治愈为目的的医疗措施无法控制病情恶化时,支持患者和家属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的医疗照护模式,使患者人生最后一段旅程,有尊严,无遗憾,并抚慰患者家属走出失去亲人的悲伤无助,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面对和处置的,需要我们开展安宁疗护工作,走安疗结合的新模式。医院领导班子统一思想后,成立了以院长张珺同志为组长的安疗结合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安疗结合实践样板部署会,统筹资源,医务科、护理部、人事科、科教科等职能部门全力配合,成立多学科协助(MDT)团队,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先后投资60余万元,推动安疗结合样板软硬件设施建设,使安宁疗护病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建立两个体系

一是建立安宁疗护护理体系。从评估病人需求、提供舒适的环境到疼痛管理和症状缓解,从与病人和家属的沟通和支持到营养和液体管理、持续评估和调整等护理流程,全部明确,有专人负责,有具体要求。病区内设置了病房、护士站、治疗室、处置室、谈心室、关怀室、沐浴室和日常活动场所等。建立了包括临床医师、护士、药师、技师、临床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康复治疗师和志愿者等人员组成的多学科诊疗团队(MDT),开设了临终关怀科。

二是建立安宁疗护制度体系。从病房规章制度、服务组织和管理制度到服务评估和规划、信息管理、培训和学习、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等等,进行制度之墙,明确到人,督责到位。

落实三个到位

一是政策支持到位。在资金投入上,不设门槛,以安疗结合实践样板创建所需资金为标准,全力支持。在人员配备上,需要什么人参加,有关科室全力支持。在设备投入上,必要设备坚决落实到位。

二是质量标准规范到位。把对医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对病人的评估和计划、病人的症状管理、病人的安全防护、家属的参与等质量管理主要内容制定出明确的标准,定期进行检查督导,切实提高管理质量。

三是责任明确到位。研究制定详细的岗位操作规程,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操作要求,强化目标管理,确保医务人员按照要求开展工作。

优化四个服务

一是优化宣传教育普及服务。积极开展宣传教育,科普安宁疗护知识及安宁疗护的意义,什么是安宁疗护、什么样的人可以得到安宁疗护服务、安宁疗护由谁来服务等一些知识,让大家了解安宁疗护。通过到敬老院、养老院和社区开展义诊和科普讲座对社会公众尤其是老年人、重症疾病患者及家属发放宣教资料、展板知识宣传和讲解安宁疗护知识。通过向住院患者和家属们耐心地介绍了安宁疗护的医疗理念、服务范围等内容,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生命、重视生命、尊重生命,使患者能感受到至诚温暖。让更多的人认识安宁、了解安宁、接受安宁,进一步扩大了安宁缓和医疗在群众中的普及度,传递安宁疗护理念。

二是优化心理沟通疏导服务。安疗病区专门设置一间谈话间,布置的温馨、静谧,方便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

三是优化人文关怀服务。将芳香疗法、心理疏导、放松疗法、音乐疗法、理疗按摩等,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运用到治疗当中。

四是优化质量服务。为患者提供营养食疗服务、疼痛缓解服务、康复训练服务、社交陪伴服务,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体验感,保障患者安全,每周护理部下科室进行行政查房、每月护理质量督导、末期患者护理培训,每季度进行不良事件分享,以案促改,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每月召开护士长例会,根据年度工作计划,通报近期护理工作重点,同时对近期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估,将新知识、新概念及时传递给护士长,进而提升护理质量,提升服务内涵,为医疗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责编:李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