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您同行 何其有幸

2024年04月10日  |  来源:人民视点

人民视点山东讯(张兆伟 通讯员 张琦/文 报道)早春的一个上午,我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接通后方知是来自某媒体的一名记者。

电话那头传来富有磁性的男中音,他说9年前见过一位老人,是淄博市沂源县的退休教师李振华,一直念念不忘。他说受李老师影响,这些年也一直在悄悄关注着一些需要帮助的学生......

最后他真诚地和我说:“李老师现在身体还好吧,有机会我再来看望,您见到时,请代我问候他老人家,请他好好保重身体!”

放下手机,我马上联系了李老师身边的工作人员,这才得知这位记者多年前就曾向“振华奖学扶困基金”捐过一笔数目不少的款,而这笔钱正是他采访李老师后的获奖作品奖金......

这个电话犹如一根柔韧的线,牵出了我心底沉淀已久的万千感慨和情愫。

(一)

我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有十三个年头了,对我来说印象最深、感触最大、持续关注时间最长的人和事,就是李振华老师和他的先进事迹。

工作期间,作为通讯员直接采访、或者作为工作人员陪同记者采访有60余次,每次采访和交流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毫无杂质”的洗礼与鼓舞。

说到对李振华老师的印象和感受,在我心里迸发出的第一个关键词就“纯粹”。

是的,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他的理想和信念特别干净、纯洁。他一辈子一门心思只干好一件事:用知识改变山里孩子的命运,用付出报答党和老区人民的恩情!

71年前,年仅16周岁的李振华,正是风华正茂、英俊潇洒的江南小生,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从南京大都市来到淄博沂源最偏远的韩旺村(原来归临沂地区)大山深处支教。

他离开的是繁华和热闹,走向的是荒僻和孤寂。

当初教学的地方在半山腰,由三间破庙改成的教室。四壁透风撒气,大的石头是课桌、小的石头是凳子。没有铃就上下课时间吹哨子,没有表就看着日头估摸时间。

吃的是黑乎乎的煎饼和糠窝头,晚上缩在床上的一角,外面是漆黑的夜和令人毛骨悚然的狼嚎......

这样的地方,放在今天,又能有多少人留得住呢?而李老师一待就是40余年,并且一步一个脚印,源源不断地为国家输送人才。

据统计,当时,一起到山东援教的45名青年,留下来的唯有李老师一人。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因为距离,他离开了自己远在南京的恋人,还拒绝了多次回南京、转行和提拔重用的机会。

这些,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艰难的取舍。

然而李老师做到了。70余载,就一步一步走来,他是如何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的呢?

我常常想,或许,那正是他以梦为骏马,以理想信念为强盾,蹄疾步稳,一路闯关而来的吧!

微信图片_20240410140416_副本.jpg

(二)

和李老师交流,你会发现,不管话题扯到多远,最后还是会绕回来,落到“学生”身上去。

人们常说:他纯净的内心装不下别的东西,因为里面装的全是学生、全是爱!

1982年秋,因李振华教书育人成绩突出,上级将“南麻镇城关二中”的教学重任交给了他。

这是一个怎样的学校?全校108人,平均入学成绩只有28.5分,其中有26人的数学考了零分,还有很多学生是“问题少年”。

面对这样一个“烫手的山芋”,李振华觉得肩上的担子“比泰山还重”,寝食不安。他反复观察,细致分析,最后“对症下药”,开出的第一个药方是“爱”!

他提出自己的治校理念“洒向学生全是爱”。

在孩子们眼中,李振华关心自己胜过了自己的父母。为了不让学生吃“长毛”(发霉的意思)的饭,他骑自行车,翻山越岭逐村为学生到家里拿饭。

为了更好地照顾住校生,他干脆搬进了男生宿舍,冬天为他们盖被子,夏天给他们驱赶蚊子……“好多男生都是李老师‘搂着’长起来的,我就是其中之一。”李老师的学生赵平忠说。

“爱”是最好的良方。毕业时,108人的学校,升学率达到96%。这个一度被称为“渣滓校”的学校创造了教育神话。1986年被评为全县第一批省级文明单位,并更名为“沂源县实验中学”,李老师创造了点石成金的现代教育神话。

(三)

“李老师的心特别软。”韩旺村的乡亲们经常这样说。

他初到韩旺村,当看到村里连个记工分的人都找不出来,只会在墙上画杠记数时,他想:“老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付出那么多,却连最基本的教育都没有。”他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

当他看到山里孩子一双双清澈的求知的眼睛时,他辗转反侧睡不着、吃不香。当他收到大娘大婶省吃俭用,东拼西凑送来的鸡蛋、棉衣时,他在心里记住了老区人民的好,一记就是一辈子。

他说:“我是受沂蒙精神的感召来的,仅我教学的韩旺村就有8人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相比革命战争年代,这点苦、这点付出算什么?”

特别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沂源县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乡亲们的生活很困难。李老师从工作的第一个月起每月拿出工资的四分之一资助贫困生,将外出助教8年所得50万元全部捐出用于助学扶困,先后资助贫困学生2400多名,个人捐款163万元。

至今,年近90岁的他,仍然每月只留下500元退休金做为基本生活费,其他全部资助困难学生。

李老师的心对别人很“软”,而对自己却是很“硬”。

几十年来,他一直一天三顿粗茶淡饭、萝卜咸菜,每天步行万余步却从不掏钱打车,喝茶太贵白开水是标配,衣角磨破泛白、千层底布鞋断了补,补了断......

眼前,这个体型消瘦、脸色泛黄、背有点佝偻的老人,走在人群中,像极了我们家的老人。但是他“极简”的背后,是他对山区孩子长达70多年的百万捐助......

微信图片_20240410140421_副本.jpg

(四)

我甚至有时候觉得,李振华老师人生账本里的公与私有些“不近人情”,甚至是“固执”的。

他培养了近万名优秀学生,自己的孩子却没能走进大学校门。

1980年,远在异乡,他的父亲病危,心如刀割,但李老师考虑最多的还是面临高考的山区学生。他让同样面临高考的儿子放弃了人生中最珍贵的高考机会,代己回南京为父尽孝。

每当听到此处,我心里就会“五味杂陈”。作为儿子、作为父亲,这样的决定得有多大的决心和定力才做得出,这样的“舍小家顾大家”得有多崇高的信念才能做得出来?

都说“父母在,不远游”,为了能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他把80多岁的老母亲接到了沂源,接到了身边。

老人家这么大年纪了,一辈子吃惯了南方的米、喝惯了南方的水,来到远在北方的沂源,她水土不服,本来就体弱的她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今天,已为人母的我,每每听到此处都会心情激动,泪湿眼眶。为了儿子,老人家是怎样万般不舍,一步三回头,告别故土、告别生活了一辈子的家,来到儿子身边的,这包含着她对儿子多少的疼、多少的爱呀!无论对母亲还是对李振华,这都是艰难的抉择。

学生们称他是“再生父母”,而他却无法送父亲最后一程,无法在故土为母亲尽孝,他的孩子也失去梦想的大学,都成为他无法释怀的叹息......

“我是一名人民教师,不是家庭教师”,为了学生,他能放弃一切个人利益,他痛称自己是“不称职”的儿子、“不称职”的父亲和丈夫。

他对自己是如此“苛刻”,对亲人们可以说负“债”累累,把全部的爱毫无保留地给了学生,给了老区的教育事业!

他的理想信念不掺杂丝毫的“渣滓”和杂念,坚定不移,至真至纯。

(五)

几天前,我再次见到了李老师,等我再次凝望他时,才发现:他已是满头白发,背再也不能挺直,腿再也不能疾步,耳朵再也不能清晰地倾听。他的一双老布鞋依旧熨帖地踏在地上,他的衣领处早已破损脱线,那线正随风摆动好像诉说着什么似的。

我鼻子一酸,就忍不住眼泪盈眶。我终于知道那个英俊潇洒的江南小生,那个疾步稳重的李老师,现在也是一位老人了!

其实,如今他才是最需要关心的人,最需要照顾的人。

但是,当上下楼梯你想要搀扶他时,他说,不到爬不动的年纪不用麻烦别人;他说,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宣传不宣传没啥;他说,退休只是换了个地方工作,共产党员哪有退休一说;他说,知道自己年纪大了,更要珍惜每分每秒,只争朝夕做好自己能做的一切……

退休后,他又将大半生的积蓄和国务院特殊津贴全部捐出,成立了三个“助学基金会”;他还专门设立了“振华青少年思想疏导热线”,与省内外260多个后进青少年建立长期帮促关系;他创建的“道德讲堂”和“孝德讲堂”,义务为学生开展红色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300多场;他在全国各地志愿宣讲3400多场,听众达100多万人次……

微信图片_20240410140426_副本.jpg

至今,88岁的他,依然忙碌在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热线”上,站立在四点半学校和孝德讲堂上,奔走在助教助学的道路上。而最让他高兴的是,学生们“长大后也就成了你”,也都在默默地以自己的方式回报着社会。

扎根老区、爱洒沂蒙,捐资百万、自甘清贫,退而不休、薪火相传。他被人们亲切的称为“燃灯人”“布鞋校长”“孺子牛”......他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此时,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追着李振华老师那束光,一路走来,我总是感慨:“李老师,与您同行,何其有幸!”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责编:张兆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