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标新视角 指点迷津传技巧

​——中原名师宋歆赴示范区和乐学校、商丘市第五中学送教交流

2024年05月18日  |  来源:人民视点

初心如磐耕沃土,名师引领寻高效。为充分发挥集团校及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促进数学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水平提升,5月15日至5月16日,中原名师宋歆初中数学工作室主持人宋歆分别赴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乐学校和商丘市第五中学进行送课研讨交流活动。两所学校的领导、教研组长及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一、授课环节

宋老师所授的是八年级数学下册19.1.1函数。本节课宋老师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预设做了精心设计,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万物皆变”,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图片 1.png

图片 2.png

接着,宋老师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传统曲种之一河洛大鼓中的鼓为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以鼓为载体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引出函数概念。并对概念逐词分析、刨根问底,让学生深刻理解其本质与内涵。借助数学文化的融合,思政教育的渗透,不断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数学课堂时刻绽放魅力。

二、讲座环节

课后,宋老师就“如何上好一节概念课”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为主题给大家做了一场微讲座。宋老师指导大家从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表示、概念的辨析、概念的应用、概念的“精致”等方面设计概念课。宋老师指出,课堂中要加强对数学概念知识结构和关系的梳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体系。以本节课为例,通过实例的分析与梳理,抽象出“常量”与“变量”的概念,概念归纳紧扣实例,知识生成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借助渗透分类思想、函数意识,形成结论,让学生经历了与函数概念相关的各种因素的辨别过程,不断呈现阶段性研究结果,逐步触及到函数概念的雏形,为后面的函数学习提供铺垫。

三、研讨环节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研讨时老师们各抒己见,都对本节课给予高度肯定,并针对初中数学文化与课堂深度融合的课例设计提出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通过宋老师的引领,大家感受到数学文化的深度融合给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思考,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寻找和深挖数学文化,高效与数学课堂深度融合,还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图片 5.png

名师送教,是一种指导,一种交流,一种学习,更是一种引领。中原名师宋歆初中数学工作室将一如既往地注重课堂教学,深耕教研,与周边兄弟学校初中数学教师一道,共赴教育之路,共同成长!

(责编:李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