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沙市:书包不回家 “骐骥学囊”伴我行

2023年08月15日  |  来源:人民视点

人民视点湖北讯(周凡 通讯员 宋秋阳 )为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更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我从班级文化创建、特色活动开展入手,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下面,就2104班开展的“书包不回家”“双减”主题活动进行汇报。

以学校办学理念“绿水青山近自然,开放共享自主学,打造书香美庭院,建设快乐新校园”为前提,以养成教育为依托,结合班情,我将班名确定为“骐骥班”。骐骥,是千里马的别称,出自《楚辞·离骚》:“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我希望2104班的每一位学生都如同一匹千里马,有着雄心壮志,有着远大的梦想,能够创造出属于他们的奇迹!

本学期,我在班级内开展一个主题为“书包不回家‘骐骥学囊’伴我行”的活动。书包是孩子上学不可缺少的伙伴,但这个伙伴不知何时,却成了孩子的巨大“负担”,一个个“大腹便便”的书包压得孩子们弯了腰。随着“双减”政策的实行,学生课业压力也大幅度减小,我发现学生的书包依旧是“大块头”。沉甸甸的书包里究竟藏了什么?经过一周左右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大量的教科书、作业本、学具等学习用品,还有水杯、纸巾等生活用品,是造成书包过重的主要原因。当然,有的书包自重过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书包是否可以不带回家呢?这个想法便在我的脑海中冒了出来。

于是,通过对我们班每日各科作业所需书籍、物品的了解,我发现其实需要带回家的东西寥寥无几,大多数的教材和学具以及生活物品都可以放在学校。孩子们只需要一个小小的袋子,装上每天需要回去阅读的书籍以及文具,就可以完全实现不把书包背回家的想法了!那么,这个小袋子应该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呢?它既能实用美观,又能真正做到减轻孩子肩上的负担。在与家委会成员们的多次沟通与探讨后,“骐骥学囊”便应运而生了。

实行之初,我给每一位同学都发了一个印有班徽的“骐骥学囊”减负包。孩子们兴奋极了,一个个都仔细地端量着手中的“学囊”,小心翼翼地挎在肩上。放学后,他们个个身背轻巧的“骐骥学囊”,齐背古诗,轻松且自豪地走出校门。孩子们每天只需背少量书籍和文具,其余书籍、学具全部放在学校的大书包里。再也没有了如旅行般的拉杆书包,也不见沉甸甸的仿佛要将学生压倒的大书包。

至今,“骐骥学囊”已经陪伴我们班的孩子们2个月的时间了,书包不回家行动后,孩子们肩膀上的“负担”明显轻了,不必要的书本留在了学校里。家长们表示,现在可以把教材、学具统一放学校,不用带来带去,对孩子来说真的是太方便了,不用担心孩子带错书本的情况。但是,对于孩子的收纳习惯要求高了很多,孩子需要提前在校规划好自己要带回的物品。孩子们则高兴地表示,经过这次的活动自己收拾东西的能力提升了很多,肩上的重量也变轻很多,每天上下学的脚步也变快了很多。其他班级也纷纷对我们的做法表示了肯定和认同,大家都表示也要在班级内推行,真正做到减轻孩子们的负担。

“骐骥学囊”减的是重量,减的是压力,目的就是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的是学习质量,提升的是学习能力。小小“学囊”,一方天地。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将文具、书本、作业本等分门别类,装入“学囊”和书包,并做到美观、有序。这不仅仅是一个良好的习惯,还是培育学生自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书包“减重”,为学习“减负”,只是“双减”政策落地中的一个细微环节。我们将一直走在“双减”的路上,减的是书包的重量,不减的是育人的责任。愿每一位孩子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责编: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