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吸尘机器人360 Vis Nav登陆中国市场

2024年06月04日  |  来源:人民视点

[2024年6月3日,中国上海] 今日,戴森在中国正式发布戴森吸尘机器人360 Vis Nav。D型机身设计,搭载戴森Hyperdymium™马达、气旋、整机HEPA过滤系统等戴森核心科技,以及先进的360°智能导航、戴森首款全幅复合刷条,更有智能的吸力直达边角清洁技术,为消费者带来强劲、洁净、智能的家居清洁方案。

戴森360 Vis Nav机器人

在对灰尘和微生物长达近30年的深入研究中,戴森发现,要打造真正洁净的居家环境,除了需要高效去除看得见的灰尘,还需要捕获并牢牢锁住看不见的、小至细菌大小的颗粒物。戴森机器人的研发同样秉持这一底层逻辑。

戴森首席工程师Jake Dyson表示,“清洁机器人产品若只是扫开或转移灰尘,而非真正吸除,可能会造成边角、角落和缝隙中的灰尘遗留,还会在清洁过程中带来扬尘问题。戴森的工程师一直致力于在研发设计中解决这些痛点,提供真正高效的解决方案,为消费者创造洁净健康的家居环境。”

集成戴森地板清洁核心科技,实现真正的高效清洁

戴森Hyperdymium™ 马达

戴森吸尘机器人360 Vis Nav延续了戴森在马达领域的先进技术,其搭载的Hyperdymium™ 马达转速高达 110,000转每分钟,可产生65AW[1]的强劲吸力,高效吸除深入地板缝隙的灰尘。与此同时,该产品搭载的戴森气旋技术,能通过10个气旋产生100,000g的离心力,高效分离空气中的细小微尘,避免吸力损耗[2]

Close up of the Dyson 360 Vis Nav robot’s brush bar.

戴森首款三合一刷条

在具备强劲吸力的同时,针对现代家庭不同的地板材质和家居环境,戴森吸尘机器人配备了首款将软绒尼龙刷毛、防静电碳纤维刷毛和硬质刷毛三种材质合而为一的刷条——软绒尼龙刷毛可吸附硬质地板上的大块碎屑,防静电碳纤维刷毛可深入地面缝隙、拾起微尘,硬质刷毛可以深度清洁地毯,清洁毛发不易缠绕。同时,刷条采用超宽幅设计,每次通过都能覆盖更大面积[3]

Debris being sucked into the Dyson 360 Vis nav's side duct.

以强劲吸力实现高效的边角清洁

针对边角清洁这一常见的清洁难点,360 Vis Nav凭借戴森研发的贴边传感器主动探测空间边缘,同时配备可自动伸缩的机械侧边导向翼,在清洁时按需触发1.5厘米的吸力延伸,让强劲吸力直达边角[4]。此外,仅9.9厘米高的D形机身设计,不仅使机器人能够贴合边角进行清洁,还能轻松深入家具低矮处进行清洁。而戴森先进的双连杆悬挂系统可保持牵引力,使其能够爬上高达21毫米高的台阶。

智能科技加持,满足定制化家居清洁需求

360°智能导航

戴森吸尘机器人配备的360°智能导航,采用戴森独特的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系统(SLAM),搭载26个传感器,能够持续分析周围环境,顶部配备的8个LED光源会在低亮度条件下主动打开,黑暗环境下,也能帮助识别周围环境,“找到”需要清洁的区域和“记住”已清洁的区域,并在清洁过程中避开障碍物和无需清洁区域。其搭载的压电式传感器以每秒15,000次的频率监测灰尘浓度,并指导机器按需自动调节吸力[5]

MyDyson™应用程序

通过MyDyson™应用程序,用户可以根据清洁需求设定清洁日程、进行划区清洁(分区打扫,按房间情况设定吸力档位等)、实现语音控制和切换清洁模式(自动、强效、安静、快速)。每次清洁后,机器人还会绘制灰尘热力图,用户可根据MyDyson™应用程序查看清洁图像和报告,更好地规划清洁。值得一提的是,产品仅存储灰尘热力图,不会记录或存储用户家居图片或其他信息,保障用户隐私。

搭载HEPA过滤系统,让呼吸无忧

Cutaway of the inside of the robot.

整机密封HEPA过滤系统

对于打造良好的整体家居环境来说,清洁工具的选择至关重要。干擦湿拖等清洁方式容易导致尘螨、过敏原等细小灰尘残留,成为家居环境中的健康隐患。在清洁过程中引发的扬尘问题,也会影响室内空气。即便是选择吸尘工具,如果在过程中无法妥善过滤吸入的空气,细小的灰尘颗粒也可能会随着排出的气体飘散到空气中,造成二次污染,甚至可能影响呼吸健康。

戴森吸尘机器人一方面通过强劲吸力有效避免清洁过程中灰尘转移、残留和扬尘,另一方面通过整机密封HEPA过滤系统,捕获并锁住99.99%的小至0.1微米的微小颗粒[6],如皮屑、花粉等。

Robot docked for recharging.

一键式弹射轻松倾倒灰尘

戴森吸尘机器人的尘桶采用一键式弹射设计,清洁完毕后轻松取下尘桶,只需按下一键按钮,就能将灰尘和碎屑弹射到垃圾桶深处,让双手保持干净,让清洁的收尾工作卫生又轻松。

精益工程理念与核心科技紧密结合,专注于“让生活更美好的科技”

“吸尘机器人应该是一种高效的机器,它能够智能自主地执行清洁任务。而要实现真正的自主智能、深度全面,高度复杂的算法、视觉解读、灰尘感应和强大的马达技术,缺一不可。戴森工程师将过去在真空吸尘器研发过程中的所学所思与智能软件相结合,最终开发出了戴森吸尘机器人360 Vis Nav——戴森迄今为止最强劲[7]的机器人。”戴森首席工程师Jake Dyson表示。

一直以来,戴森致力于借助先锋科技高效应对家中看得见的污渍灰尘和螨虫、细菌等看不见的健康隐患,此次推出的戴森吸尘机器人无疑是打造洁净健康家居环境的又一利器。作为一款吸力强劲的吸尘机器人,360 Vis Nav浓缩了戴森多年来在数码马达、空气动力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内的研究成果,搭载了一系列不可复制的戴森核心科技和创新技术,是戴森精益工程设计和健康家居理念的最佳体现之一。

伴随戴森吸尘机器人360 Vis Nav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正式发布,该产品已于6月3日在天猫、抖音、京东的“dyson戴森官方旗舰店”和“戴森Dyson”微信小程序开启预售,并于6月16日在上述渠道正式发售。

关于戴森

戴森是一家全球性科技公司,工程、研发、制造与测试机构遍布新加坡、英国、马来西亚、墨西哥、中国和菲律宾,产品远销全球85个市场。自1993年成立以来,戴森从英国的一栋马车房内起步,经过不断发展壮大,到今天已经在新加坡设立了全球总部,并在英国马姆斯伯里和哈拉温顿拥有两处占地800英亩以上的大型科技园区。公司成立至今,戴森已投资超过10亿英镑于其位于英国威尔特郡的办公室和实验室,用于戴森创新科技的早期研发和设计。作为一家家族企业,戴森在全球拥有超过14,000名员工,包括6,000名工程师。

2022年,戴森宣布投资27.5亿英镑用于研发革命性产品和技术,其由工程师、科学家和软件开发人员组成的跨国团队将专注于固态电池、高速电动数码马达、传感与视觉系统、机器人技术、机器学习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随着投资计划的逐步推进,戴森于2023年5月表示公司将加速全球化先进制造和研发的发展,在新加坡建设下一代电池工厂,并在菲律宾和英国成立新的研发中心,通过软件、互联、人工智能和新技术电池,为下一代戴森科技提供源动力。自1993年发明首个戴森双气旋无尘袋吸尘器DC01以来,戴森已在空气净化、吸尘机器人、头发护理、照明灯、干手器及音频领域研发了一系列解决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

戴森于2013年正式进入中国,始终秉持发明家精神、从解决中国消费者日常生活中所忽略的问题出发,凭借创新的颠覆性科技为人们带来不可复制的前沿产品、全面周到的品牌服务以及高品质的生活。深耕本土市场的同时,戴森也积极回馈社会,践行本土承诺,为不同年龄段的中国学生提供丰富的工程教育资源和国际性的创新交流舞台,激励下一代工程师、培养优质人才。截至2023年底,已有超过360万名中国学生受益于戴森开展的工程教育支持项目。此外,戴森设计大奖于2016年进入中国,8年间也见证了中国新生代发明人才的崛起,迄今已激励1万多名大学生为全球性问题提出创新解决方案。

注:以上内容为广告。以上数据资料除有明确表示出处外,均为戴森内部实验或收集。

  1. 基于第三方实验室,参考标准IEC 62885-4的条款5.8的要求,测试过程中,机器处于强效模式下。实验结果体现了产品在一次使用中的结果,受制于实验条件,实验结果与实际使用可能会有不同。检测机构:SLG,德国。 

  2. 基于第三方实验室,参考标准IEC 62885-4的条款5.8和5.9的要求,在尘筒满载到Max线的情况下进行犀利测试。测试过程中,机器处于强效模式下。实验结果体现了产品在一次使用中的结果,受制于实验条件,实验结果与实际使用可能会有不同。检测机构:SLG,德国。 

  3. 跟2024年前上市的戴森智能吸尘机器人对比,对比刷条宽度。 

  4. 指除快速模式外的模式下,可伸缩机械侧边导向翼最长可伸出1.5厘米,引导输出的吸力到边角。 

  5. 吸力仅在自动模式下进行自动调节。微尘指小于100微米的颗粒。 

  6. 基于第三方实验室,参考标注ASTM F3150测试标准,在强效模式下过滤效率测试。受制于实验条件,实验结果与实际使用可能会有不同。检测机构:SGS-IBR美国实验室。 

  7. 跟2024年前上市的戴森智能吸尘机器人对比,对比强效模式下的宣称吸力。 

(责编:李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