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齐鲁红色血脉,传承弘扬孔繁森精神

2023年08月16日  |  来源:人民视点

人民视点讯(张兆伟 张术秋)回望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筑起了一座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这些精神丰碑呈现的具体精神形态串联起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精神谱系,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勇立潮头,走在时代的前列。山东是革命老区、红色热土,王尽美等中共一大代表在这里觉醒成长,“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在这里孕育发扬,焦裕禄、孔繁森等人民公仆从这里启程,朱彦夫、李登海等时代楷模在这里涌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诞生于山东的红色精神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这既是齐鲁大地的骄傲,更是激励全省乃至全国党员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踔厉奋发的强大动力。

山东聊城成长起来的孔繁森同志,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民族团结的典范。他两次援藏、历时十载,将宝贵年华奉献给了雪域高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言行一致地正确回答了“人为什么活着”“什么才是人生最崇高的追求和最大价值”这个根本问题,忠诚实践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021年,孔繁森精神入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成为共和国的集体记忆。孔繁森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和老西藏精神在改革开放时代的传承和发扬,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奋发向上。

一、新时代更需要学习弘扬孔繁森精神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重要阶段,但也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党内出现了像王宝森那样的害群之马,激起了人民群众的愤慨。因此中央高度强调精神支柱的作用。当时距离雷锋、焦裕禄等精神领袖的树立已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孔繁森以一种新的“精神支柱”的形象出现,恰好符合了当时的时代需要。可以说,当时弘扬孔繁森同志的崇高精神,造就千千万万个德才兼备的优秀领导干部,是事业的要求、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期盼。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对孔繁森同志6次重要论述,昭示着新时代更需要学习弘扬孔繁森精神。

(一)学习弘扬孔繁森精神是践行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

1998年6月19日下午在林芝地区机关干部大会上,才旺班典专员报告:“福建第一批援藏干部把12万的生活补贴,全部用在群众身上。”说到这里,才旺班典动情掉泪。习近平称赞道:“这种精神是孔繁森精神的体现、老西藏精神的发扬。邓保南同志是窗口,你很好地对接了两地的交流,为增进闽藏两地的感情作出了重要贡献。习书记还寄希望于第二批援藏干部:‘希望你们能继承和发扬第一批援藏干部务实创业的精神,和当地的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脚踏实地,共同努力,再创佳业’。

200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树立五种崇高情感》一文中指出:“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的境界感。他有一句名言:‘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

在五年间,习近平两次就孔繁森人民至上、心系群众的崇高情怀进行高度评价,这也是对全体党员干部提出要求。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三个问题,是每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孔繁森同志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境界感,是其坚持人民至上立场观点的生动体现。在新时代,我们应当学习孔繁森同志的境界感,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

(二)学习弘扬孔繁森精神是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内在要求

2002年12月31日在全省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比如一个人到西藏工作,首先要克服高原缺氧问题。孔繁森精神,首先体现的就是老西藏精神。要看一个人在那里起了什么作用。有的甘为人梯,长期铺垫,做打基础的工作,收获的时候他却走了。有的‘十月怀胎’时他不在,‘一朝分娩’时他来了。所以对干部要有客观的公论,这个关键在党组织身上,组织上要明察秋毫,让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不求功名、不事张扬的人能够被发现、被承认。”

孔繁森为了掌握阿里的情况,他在不到两年时间跑遍了106个乡中的98个,行程8万多公里;他在临终前写下发展阿里经济的 12条建议,成为留在世界屋脊的绝笔,为阿里长远发展打下基础。新时代坚持自我革命,就要像孔繁森那样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既要坚守心系百姓、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又要发扬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实干精神,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境界和责任担当。

(三)学习弘扬孔繁森精神是培养新时代好干部的现实需要

2004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执政意识和执政素质至关重要》一文中指出:“像领导干部的好榜样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英模人物那样,做一个亲民爱民的公仆,做一个忠诚正直的党员,做一个靠得住、有本事、过得硬、不变质的领导干部。”

2010年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中指出:“像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王瑛、沈浩等众多优秀干部,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焕发出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贡献了自己的一切。他们牢固树立和忠诚实践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言行一致地回答了什么是共产党员人生最高追求和最大价值这个根本问题。”

2018年6月14日,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中指出:“在党的教育培养下,山东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和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孔繁森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中国千百年来都把修身做人、立身处世看得非常重要。山东要用这些重要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资源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培养更多的好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向我们昭示:广大党员干部要见贤思齐,以英模事迹为教材找差距、求进步。我们要推动孔繁森精神更好融入干部教育,带动更多孔繁森式好干部涌现。

从1998年至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对我们深刻理解孔繁森精神的时代价值,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论述的角度虽然不同,但主旨一致:孔繁森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奋斗征程中的时代坐标,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与理想、价值与追求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二、孔繁森精神的当代启示

立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孔繁森精神的重要论述,着眼于新征程新使命对领导干部的新要求,孔繁森精神为我们带来如下六个方面的启示:

(一)要站稳“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从政立场

孔繁森时刻不忘自己是党的人,坚定的理想信念让他从1979年孔繁森响应党的号召,主动报名援藏;到1988年,孔繁森“一切服从组织安排”,带队又一次走向青藏高原;再到1992年援藏任务完成,党和人民的需要,组织的安排,让他又一次放弃回家的机会,走向了海拔更高、离家更远、条件更艰苦、任务更艰巨的阿里高原。孔繁森总是能在党和人民最需要他的关键时刻,在人生重大选择上,大公无私,舍小家为国家,毫不犹豫地为党分忧。初心坚定、立党为公,是孔繁森同志的光辉品格,也是党员领导干部应该锤炼的品质修养。

(二)要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真挚情怀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执政宗旨,之后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进行过科学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开展的系列主题教育,其核心就是要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深入党员干部心中。

孔繁森就是忠诚践行这一宗旨的杰出代表。他说过:“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在西藏,他把人民放在心上,为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孩子吸痰、卖血;人民也把他记在心中,五十岁的孔繁森被七十岁的藏族老阿妈称作“父亲”,阿里人民称他为“活菩萨”,去世后照片被供奉在佛堂里。我们要以孔繁森同志为榜样,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潜心学习孔繁森的为民情怀,在本职岗位上联系好、服务好广大群众,真正做一名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人民公仆。

(三)要涵养“乱云飞渡仍从容”的磐石定力

孔繁森朴素节俭,两袖清风。他用仅有的几个干巴蜜桃招待迟浩田总参谋长,让老首长用最便宜的洗衣粉洗手,用花盆里的韭菜给他包水饺。在孔繁森纪念馆展厅里陈列着孔繁森缀满补丁的衣物、针线包,生活拮据卖血抚养孤儿、遗物中仅剩八块六毛钱,都是他艰苦朴素的见证;他廉洁自律,公私分明。在担任聊城地区林业局局长,用单位上拆下来的旧暖气管子搭葡萄架,却把钢管按市场回收价,把钱交到财务上;他一身正气,率先垂范。带领阿里地区的同志在北京跑项目,一连几天都是在路边摊上吃面条。他带领地委一班人抓好阿里地区的反腐败斗争,推动全区党风、政风根本好转,没有出现一起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现象。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像孔繁森那样守牢政治纪律之“底”,自觉在党内政治生活的熔炉锻造中增强纪律规矩意识,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行稳而致远。

(四)要永葆“石破不可夺其坚”的刚强意志

孔繁森遇过三次危险:一是岗巴落马,二是拉萨车祸,第三次是1994年2月,一场50年(西藏民主改革以来)不遇的暴风雪(白灾),袭击阿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亿元。孔繁森率工作队踏着齐腰深的积雪,深入受灾最严重的革吉、改则两县,挨家挨户地走访牧民、分发救灾物品和救济款。2月27日凌晨,孔繁森由于连日超负荷的工作和长时间的高原反应,让他头痛欲裂、心慌气短、四肢无力,于是他艰难地支撑着身体,在笔记本上给公务员小梁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小梁:不知为什么我头痛得怎么也睡不着觉。我是在海拔近6000公尺的地方给你写的信。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我有一事相托:万一我发生了不幸,第一,你不要难过。第二,你给地行领导讲不幸的消息,不要给我家乡讲,更不能让我母亲和家属孩子知道。第三,你要每月以我的名义给我家写一封报平安的信。第四,我在哪里发生不幸,就把我埋在哪里。切记切记!”短短的交代,字里行间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的情怀和对老母亲、妻子和孩子的无限深情眷恋。这封写在笔记本上的遗书,现已成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100件齐鲁瑰宝之一。

1994年11月,孔繁森带领党政考察团赴新疆塔城巴克图口岸考察边贸工作。29日下午当地时间14时18分左右,行至托里县城北两公里处,由于路面结冰加之车速太快,车辆颠覆发生车祸。托里县军民在第一时间组织抢救,最终也没能挽留住他年仅五十岁的生命。三次大难不死的他,这次却未能遇难呈祥,留给亲人无穷的哀思,留给后人不尽的怀念。孔繁森在这次考察期间拟就了关于“阿里发展亟待解决的十二个问题”,字里行间都倾注着他对阿里发展的急切心情,渗透着他对阿里建设的心血,也留下了对阿里明天的美好盼望。

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的前途光明,但绝不平坦,所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也日益凸显。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大力弘扬孔繁森精神,不畏困难、勇敢担当,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艰苦创业,为实现我国伟大目标努力奋斗。

(五)要练就“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实干本领

孔繁森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干精神。在赵寨子,他走进田间地头调查研究,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基本实现了地通沟、沟通渠、渠通河,旱能灌、涝能排的水利网络。在岗巴,为了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他亲自到一个乡试点,又把经验在全县推广,3年的时间里,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在拉萨,他到任仅四个月,就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公办小学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制定了一系列教育发展措施,学生读书读到一半就辍学回家的情况基本解决,适龄儿童入学比例节节攀升,从45%提高到80%。在阿里,他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县乡度过,他下乡的特点是“四必到”,一是必到敬老院;二是必到学校;三是必到边防哨卡;四是必到贫困牧民家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总结出阿里发展的“六大优势”,制定了阿里经济发展的前景规划,先后组织实施了阿里防抗灾基地、狮泉河给排水工程、五县住房改造工程等十几个民生项目,招商引资兴建山羊绒梳绒厂、鱼骨粉加工厂、硼矿脱水厂等。在以他为首的地委、行署领导下,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国民收入超过1.1亿元,比上年增长6.87%。

时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和“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学习孔繁森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有助于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调查研究能力,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以新气象新作为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

(六)要激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进斗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坚持终身学习,是孔繁森工作取得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

1959年,孔繁森在聊城地区技工学校电工206班。一头扎进“电”的海洋,认真听讲,反复琢磨、细心领会,是有名的“三多两难”学生:看的书多、思考的问题多、做的实验多,提的问题难,做的作业难。他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在部队期间,他曾参加济南军区军直先进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连续六年被评为五好战士,曾荣获特等射手称号,1964年孔繁森被评为济南军区学习毛泽东著作积极分子,同年十月赴京参加国庆观礼。

孔繁森在日记中曾这样写道:“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领导干部既要懂得相当程度科学理论,又要具备一定程度的自然科学知识,特别是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如果说专家是专门人才,那么当一名领导干部就应当是一名‘通才’,这里说的‘通才’不是‘万金油’,而是指知识广博、眼界开阔、思维敏捷、魄力很大的人。多而不泛,杂而不乱,施展的机会越多,发展的作用就会越大”。

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像孔繁森那样做一名“通才”紧跟时代步伐,秉承终身学习理念,起好表率作用,在社会中掀起终身学习的风潮,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楫争先。

新时代,我们要传承弘扬孔繁森精神,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勇于肩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重任。在岗位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干。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经得起历史和人民考验的好口碑、真口碑。

新时代下大力弘扬“孔繁森精神”,需要我们积极应对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局,找差距、抓落实,转作风、勇担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甘做铺路基石,努力发光发热,汇聚起改革发展前进的磅礴之力,推动中华民族这艘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传承弘扬孔繁森精神,是我们应有的使命担当。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将切实做好包括孔繁森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的挖掘研究工作,更好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为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贡献力量。


(责编:吕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