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山东省昌邑市残疾人联合会创新发展—— 阳光助残,生命价值在自立中释放

2024年01月23日  |  来源:人民视点

政令行,法制建全而全局契合;事业成,全凭规范施权而平稳有序。山东省昌邑市残疾人联合会一把手指出,“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事机构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执法的素质与能力尺度,是对有为之官的最好衡量。该单位班子成员在听取百姓的呼声,在实际工作中找差距,在批评自我批评中求转变,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形象工程,不玩数字游戏。一把手挂帅,坚持问题导向,用法制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切实解决制约法制政府建设的模式和路径。

阳光洒进他们的心田,康复的关爱传过来

先锋服务有温度

创新残疾人康复工作机制,残疾人普遍享受到康复服务。据媒体报道,昌邑残联领导班子高点定位,谋划发展。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广泛参与的模式,为广大残疾人开展全方位康复服务,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市实际的康复工作新路子。一是依托综合卫生资源和城乡社区建设,健全完善了市、镇街区、村居社区三级康复网络,持续开展残疾人助行、助听、助明、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精神障碍患者救助等工程,使残疾人普遍享受到了良好的康复服务。今年来,为残疾人提供功能康复支持性服务12000人次,开展残疾儿童免费康复训练救助88人次,发放残疾儿童轮椅7辆,切实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生存坏境。二是深化改革创新,做好辅助器具实物配置和货币补贴试点工作。积极争取承接山东省残疾人辅助器具实物配置和货币补贴建设试点,结合我市残疾人辅助器具需求实际,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多元化”的基本原则,以普通型、大众化辅助器具为主,以满足残疾人对辅助器具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为导向,以解决残疾人最基本、最迫切的辅助器具需求为重点,研究制定《昌邑市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办法(试行)》,目前全市调查统计有辅助器具需求的残疾人120名。

雨露洒在就业路上,残疾人走向岗位

捧出人生价值新果实

拓宽残疾人就业扶贫渠道,提升残疾人就业水平。始终把残疾人就业创业作为提升残疾人生活的有效途径,强化措施,多向发力,鼓励安置残疾人就业,激励自主创业。一是做好帮富帮扶残疾人公益性岗位就业,开发岗位642个,安置帮富帮扶残疾人公益性岗位就业668人,开展岗前培训32场次,接受培训2500多人次。二是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本着“安置残疾人就业为主,收缴就业保障金为辅”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分散安置工作力度,审核按比例安置残疾人88人。三是深入实施“共享阳光.残疾人就业创业工程”,鼓励引导和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6人,发放扶持资金3万元;申报潍坊市级残疾人就业优秀基地1家、奖励资金5万元。四是积极为残疾人实现就业牵线搭桥。继续引导企业预留符合残疾人特点的就业岗位,进一步搭建岗位和残疾人双向互动平台,帮助就业年龄段内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招聘难问题。联同人社部门继续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暨残疾人就业帮扶月”活动。支持和帮助应届残疾人大学毕业生就业,通过摸底调查、具体推荐、双向选择等措施,帮助残疾人大学生实现就业。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城镇残疾人就业27名,农村残疾人就业172名,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135人次,不断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

残疾人社会保障多措并举,实现突破性进展。今年以来,受理残疾人证业务2473次,发放残疾人证1479人,其中“跨省通办”和“全省通办”21人,并为218名残疾人入户评残。拨付42.52万元,为全市持证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提高了残疾人抵御意外风险能力。对392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有效改善了残疾人“出行难、与厕难、洗澡难”问题,提升了残疾人生活品质。发放符合条件的在校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助学金42万元,发放残疾人大学生励志助学金2.4万元。

正义屏障建起来,弱势群体权益得保障

创新发展有力度

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日趋完善,维权工作成效显著。加强基层残联规范化建设,市残联和10个镇街区残联按时完成了换届工作,为全市612个村残协配齐残疾人专职委员,完善全市残疾人基层组织网络建设,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强组织基础。二是开展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了解残疾人动态需求,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注重信访维权,认真答复处理12345民生热线,共处理民生热线平台承接单40件,法律援助4起,主要咨询办理残疾人证、残疾人补贴 、就业、康复救助等问题,处结率100%,满意度100%,有效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加强残疾人事业宣传,营造良好的扶残助残氛围。每年围绕全国助残日等残疾人重大节日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惠残政策宣传,联合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和爱心企业开展助残帮扶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扶残助残氛围。二是积极组织开展残疾人文化活动。继续深入推动残疾人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残疾人享有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结合我市残疾人实际情况,我们广泛动员、积极引导广大残疾人朋友走出家门,积极参与公共文化生活,共享社会改革发展成果,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残疾人“文化周”活动。结合社区文化活动,鼓励引导残疾人与社区居民一起,参与“书香中国˙阅读有我”、诗朗诵、乒乓球比赛、棋牌娱乐、拔河比赛、台球比赛等活动,联合义工联开展了“唱响新时代,喜迎二十大”文艺汇演。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极大丰富了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挖掘了残疾人人才,完善了我市残疾人文艺人才库。

宣传方式活起来,法制教育走向基层,打动人心

先锋推进有广度

围绕第三十三个全国助残日,昌邑市残联早谋划,争主动,统筹安排,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

是否会做到一个会议聚集助残事业合力。5月11日,昌邑市召开市政府残工委全体会议暨全市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推进会议,对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进行安排部署,对扎实推进《山东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进行调度,完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常态化督导、检查机制,各镇街区和有关单位形成《<山东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情况落实报告》,凝聚起扶残助残的强大工作合力。

据介绍,他们进行一次主题宣传提升社会意识。5月19日,昌邑市残联在大型核心商超设立2处宣传区,通过悬挂横幅、播放电子屏、发放宣传资料、解答群众问询等方式,向广大市民宣传《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和惠残政策,对惠残政策申请条件和办理流程进行解疑答惑;发放倡议书,倡导市民积极参与2023年全省残联系统网络募捐活动,共发放资料200多份,解答群众咨询60多人次。各镇街区残联也走上街头、深入集市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有效引导社会各界了解残疾人、关注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了扶残助残的浓厚氛围,提高了社会群众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一期实用技术培训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5月19日,昌邑市2023年残疾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在北孟镇后朱村开班,26名就业年龄段内有培训需求和就业意愿的农村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参加了首期培训。培训实行“点单式”,根据各镇街区实际,因地制宜开展种植、养殖、手工加工等方面的培训课程,成立送技术下乡专班,走村入户,踏上田间地头,进行实操指导和疑难技术处理,切实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增加残疾人家庭创收渠道,提升家庭收入水平。

一场文艺演出促进残健融合。5月20日,昌邑市残联会同昌邑市文化和旅游局、昌邑市妇幼保健院和昌邑市文化馆联合举办惠残助残专场文艺演出,丰富了残疾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营造了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氛围。演出共有歌曲、舞蹈、快板等8个节目,其中,孩子们表演的手语舞蹈《听我说谢谢你》,展示了特殊儿童和青少年的康复学习成果,有效促进了残健共融发展。

一次消费优惠活动让残疾人得实惠。昌邑市残联联合中百佳乐家超市、全福元超市面向全市残疾人推出家电消费优惠活动,时间从5月19日一直持续到6月4日。持证残疾人在享受超市原有家电预存、买赠、套购、抽奖等活动基础上,可同时享受相应优惠政策,让残疾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实惠。

双核驱动再提速,优化办证效力高

先锋发展求精度

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昌邑市残联不断加强宣传动员,优化残疾人证办理程序,提高办证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扩大办证覆盖率,推动残疾人证管理工作向规范化、便捷化、高效化方向发展,“放管服”改革成果不断显现。至目前,受理残疾人证业务2473次,发放残疾人证1479人,其中“跨省通办”和“全省通办”21人,并为218名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入户评残,受到广大残疾人和社会的普遍好评。

扩大办证覆盖率。通过召开会议、入户走访、上街宣传和发放惠残政策手册等形式,广泛宣传残疾人证办理的重要性、必要性,讲解办理残疾人证后可以享受的惠残政策,有力提高了残疾人办理证件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提高了我市残疾人办证率,最大程度地将各项惠残政策落实到每名残疾人身上,进一步深化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了乡村振兴。1-9月份,新办理残疾人证961人,同比增长18%。

优化办证流程。从残疾人最关心、最迫切、最需要的环节做起,突出便利、实惠、高效,创新机制,优化工作流程,缩短办理周期,提高工作效率,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人证审核程序相对繁琐、办理周期相对较长、信息资源共享不足等问题,真正实现残疾人“最多跑一次”。

落实惠残政策。在提高残疾人证覆盖率、优化流程方便证件办理的同时,抓好惠残政策的有效落实,在残疾人领证时对照残疾类别和等级,耐心细致的讲解有关政策,帮助残疾人同步申请应该享受的有关政策;在具体落实惠残政策时认真复核残疾人证办理情况,实现从办理证件到政策落实不断档、不留空白,确保所有持证残疾人及时享受到相应的惠残政策。目前已为近300名在校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发放助学补贴43万元,为全市1.4万多名持证残疾人全部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88名残疾儿童全部安排到定点机构进行康复训练,为13户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

回眸过往,从经济发展到利益分配,从百姓权益到幸福追求问题,都贯穿了法制政府的纠偏、实践、创新与改善之中。老百姓愿意投出满意票。(鲁政宣 潍残闻 昌广讯 余庆)

(责编:余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