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砥砺奋进 五年追赶跨越

——安徽省滁州市卫生健康工作五年综述

2024年06月11日  |  来源:人民视点

党的十九大以来,是安徽省滁州卫生健康事业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五年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快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五年来,砥砺奋进,追赶跨越,综合医改全面深化、基层能力全面提升、公共卫生全面推进、卫生健康民生全面增进、管党治党全面从严,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卫生健康工作连续五年站稳全省第一方阵,连续三年保持全省前三,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中国计生协优生优育指导中心项目”,“全国平安医院工作表现突出地区”,“全国老龄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六连冠”,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引起中央主流媒体特别关注和专访。

综合医改全面深化

深化医改探索新经验。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小岗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滁州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发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勇担“中国农村改革主要发源地”的重要使命,天长市在全国率先实行综合医改改革,在全省率先实施以药品零差率销售为主要内容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先后打造天长市“县域医共体模式”和家庭签约服务“定远模式”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探索创新医保管理体制改革、乡镇卫生院分类管理、医共体中心药房、中医药“银针行动”和“智慧中药房”等多项改革经验。滁州市先后获得全国推进分级诊疗、全省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全省医保管理体制改革、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国和全省医保基金监管“两试点一规范”、全省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全省紧密型城市医联体试点市,获得国务院或省政府公立医院改革、医保改革真抓实干政策激励。

2023年,滁州市“医共体+乡镇卫生院分类管理”获“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创新发展大会优秀案例”,其做法在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天长市综合医改在全国会议上作交流发言。滁州市卫生健康工作在全省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突破。始终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借东风、搭平台、促合作。加强与长三角优质医疗机构协同合作,通过医院联建、专科联办等方式,累计合作项目281个,三级医院县级覆盖率86.3%。先后与中国药科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开展科研交流合作,邀请苏州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专家学者来滁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东部战区总医院深度合作,助力现代医疗发展。委托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在来安建立药械安全评价中心、核查分中心、药包材检测分院,依托市药检所建立明光市艾草检验中心,为推进产业链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023年,全市与长三角医疗机构签订各种合作协议82个、合作项目139个。建立医联体13个、分中心22个、专科联盟53个、工作室25个、合作科室16个。

生命健康产业取得新成效。扎实推进“一核两翼三片八点”产业布局,一核上,中新苏滁高新区将生命健康产业作为两大支柱产业的首要产业,与省药监局合作共建中新苏滁医疗健康产业园,全面推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新引进医疗健康项目18个,超之前历年总和。华睿生物、斯拜科生物、趣酶生物等一批占据行业前沿的合成生物学项目签约落地、开工投产。两翼上,“顶山-汊河”省际毗邻区,依托南京江北新区,与南京生物药谷园区合作共建,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等生命健康产业。三片、八点【明光康复辅助器具、南谯中药材种植、凤阳康养旅游等3个片区,8个县市区】立足特色中药材资源优势,重点支持滁菊、百蕊草、艾草等道地药材和优势大宗中药材基地建设,开展趁鲜切制和精深加工,全力提升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水平。

2023年,全市生命健康产业新签约项目100个、504.22亿元,开工项目48个、297.94亿元,投产项目42个、115.47亿元,纳统项目90个、413.41亿元,均居全省前列,在全省生命健康产业“双招双引”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

基层医疗全面提升

乡村医疗加快发展。实施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项目,近三年,累计投入10560万元,通过新建、改扩建,完善村卫生室医疗用房及附属设施,改善就医环境。全市1056个村卫生室达到标准化建设水平,消除村卫生室和村医“空白点”,连续五年获得全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单位。28家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9家创成社区医院,在《健康报》优秀创新案例征集活动中,全市2家基层医疗机构获得“基层服务能力提升优秀实践者”“基层服务能力提升亮点机构”,2家基层医疗机构获选“社区医院建设案例”“惠民服务案例”。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家庭健康守门人”活动中,共评审个人案例90个,滁州市获评4个,全省唯一。

2023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人次达1819.32万次,较2020年的1415万次,增长404.32万次;住院人次达6.21万人次,同比增长2.35万人次。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243个,签约189万人,签约率由2018年的30%,提高到50.4%。在全省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县级能力加快提速。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创建三甲1家,三级2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二级医院14家,一级甲等医院20家,特色专科23个;全市每千人床位数、医师数、护士数分别净增1.97张、0.89名、1.42名;全市有省、市级重点专科28个,较5年前增加7个。市一院和市中西医在全国2020年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分列B+和B,3家县级医院进入全国500强。通过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开展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城市医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等方式大力培养全科医生,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由“十二五”末的1.06人增长为目前的3.93人,提前完成省级目标任务。定远县被省卫生健康委选定为17个全科医生使用激励机制改革试点县之一。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分别被批准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获批1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创建44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2023年,全市县域就诊率86.63%;全市公立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97.5%、人员支出占比44.7%、平均住院日7.34天。

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中医类医院从2018年的7家增长至2023的9家,每千人口公立中医院床位数从0.53张增长到0.8张,每千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从0.14人增长到0.47人。依托2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个省基层名中医工作室,7个省名中医工作室,师承模式培养基层中医药骨干人才50名。印发《滁州市县域智慧共享中药房建设实施方案》,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各县(市)中医院建成智慧共享中药房,统一县域中药饮片集中供应、仓储、保管、调剂、煎煮和配送服务,基本实现县域范围内智医、智药和智能配送功能,保障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中医药服务需求。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获批成为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单位、安徽省中医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创建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明光市开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暨“银针行动”工作,形成典型经验并在全省推广,天长市、明光市、凤阳县和来安县被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23年,推进《加快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工作意见》,统筹推进全市中医药工作稳步发展,全市每万人口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5.0。推进智慧共享中药房建设,实现中药饮片使用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智能化”,被人民日报和央视10套《探索·发现》栏目报道。规范提供中医药技术服务6类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4类以上的村卫生室占比100%,实现全覆盖。

公共卫生全面推进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加强疫情防控体系建设,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市1.9万名卫生健康系统干部职工作为疫情防控的主力军,在市卫健委党组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国家、省市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快速动员、精锐出战、全面防控,始终奋战在抗疫最前线。滁州市连续两年年度疫情防控专项考核居全省第一,市卫健委荣获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编制滁州市疫情防控“五网四图三治”工作机制,得到原省委主要负责同志批示肯定并在全省推广,疫情处置做法多次被央视等主流媒体报道。在处置突发疫情同时,还积极援助兄弟省市疫情防控,先后抽调专干力量驰援湖北、上海、海南、西藏及省内六安、淮南、宿州、蚌埠、合肥等地,承接上海、宿州、黄山异地隔离人员7000多人,紧急援助武汉、上海等地血液58万毫升。科学精准落实新阶段“乙类乙管”防控要求,深入开展疫情预警监测和医疗救治,补齐重大公共卫生短板,切实兜住重症救治底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2023年,全市38家二级以上医院和118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全部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全市总开放床位13960张,ICU床位总数510张,设置可转换ICU床位525张,转段迎峰平稳有序。

人民健康环境持续改善。疟疾防治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效, 2021年5月,我市代表国家迎接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认证,获得世界卫生组织认证专家组的一致好评,明光市代表国家在世界卫生组织作消除疟疾经验交流。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现全省卫生城市首创必成。启动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全市累计创成省级卫生城市(县城)6个、国家卫生乡镇3个、省级卫生乡镇23个,创成省级健康促进医院15家。2019年,滁州市被批准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市。全市医养结合机构发展到34家,床位总数5334张,已创成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1个、省级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县2个、示范机构4个、示范中心26个,创建省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15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7个。积极开展安宁疗护国家试点,成功创建省级医养结合综合示范区,滁州医养结合医院入选国家首批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机构。

基本公共服务更加便捷。补齐卫生健康配套设施建设短板,先后建设市一院南区项目,市二院改扩建项目,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部大楼,医疗设施布局更加合理,群众就医更加方便。按照“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落实“数字江淮”建设要求,稳步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医疗健康服务一卡通用,市卡管累计发卡超300万张,用卡总量达2900万次,发卡量用卡量均居全省前列。夯实基层公卫体系,全市1224个村(社区)全部设置公共卫生委员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49万人,重点人群签约率88.42%。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全市共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400余万剂次,22剂次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0%以上。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管理,全市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95.59%,位全省前列。

2023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安康码在各级公立医院“一码通行”应用,“出生一件事”省级试点,医学影像互联互通率居全省首位,位居全国地市级城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总指数全国第20位、全省第1位。在全省医疗信息化互联互通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卫生健康民生全面增进

一老一小厚植服务。稳妥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确保政策有序衔接。加强生育支持措施配套,推进公共母婴设施建设,全市公共场所公共场所母婴设施配置率100%。积极推进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制定《滁州市普惠性民办托育机构补助经费管理指导意见》,将普惠托育服务补贴标准提高到不低于100元/生•月,开展市级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创建活动。16家二级综合医院全部单独设置口腔科,实施局部涂氟项目的3-6岁儿童、实施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项目的6-9岁儿童,实现全覆盖。推进天长、琅琊、定远公办独立托育服务机构及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托育点建设,全市新增托位数,千人口托位数,均超额完成省任目标任务。强化对人群红黄绿分类服务,全力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开展“双十条”便民惠民举措,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弹性开设午晚间门诊,创新“互联网+院外护理”模式开设网上专科护理门诊;成立“为民降糖”、“粉粉爱呵护女性健康”等志愿者服务队,为特殊群体提供就医指导,为高龄、卧床老人开展代购送药上门服务。

2023年,全市建成老年医院1所、康复医院2所、护理院(中心)4个,全椒县荣获“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称号。全市千人口托位数3.26个,新增托位4485个。

民生实事保障有力。把妇女儿童卫生健康保障纳入全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进市妇幼保健院、银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项目和龙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项目建设。按照二级妇幼保健院建设标准,全市新建5家妇幼保健院,建成9个危重孕产妇和8个新生儿救治中心,建立产前筛查三级网络管理服务体系,设立42家产前筛查采血服务点,建立“集中筛查,统一管理”服务模式,开展集中检测、遗传咨询、业务培训、NIPT检测转诊等,将筛查病种由3种扩增至29种,妇女常见病筛查率由2018年52.44%提升至目前的103.85%。创新婚姻登记“一站式”服务,建成7个规范化婚前保健门诊,普及妇幼健康科学知识,提倡适龄人群主动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扎实开展“两癌”筛查项目,5年内完成35-64岁适龄妇女约24万人,实现全覆盖。卫生健康民生考核连续5年获全市先进单位。

2023年,8个县级妇幼机构均达到一级标准;市、县9个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7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均达到国家建设标准。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18年的3.96‰下降为目前2.47‰,婴儿死亡率由2018年的3.09‰下降为目前1.38‰,孕产妇死亡1例。全市产前筛查率92.17%、遗传代谢病筛查率98.61%,均超省目标值。参加全省妇幼职业技能竞赛,获团体二等奖。在全省母婴安全保障工作会议上做经验交流。

医疗监管不断强化。不断强化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加大医疗卫生安生产管理,通过省级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评估,强化职业病防治宣传,3个视频作品在国家卫健委职业健康传播作品征集活动获奖。建立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把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纳入市政府督查重要内容和年度综合考核重要指标。创新在医疗辐射、生活饮用水和游泳场所等领域建设在线监测平台,进一步提升卫生监督执法信息化水平。坚持问题导向,在医疗污水、公共场所“五小行业”及居民小区二次供水等群众重点关注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持续提升全市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2023年,检查3128家医疗卫生机构,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533份,立案查处医疗机构及医疗人员108起,罚没款269万元;全市开展职业健康监督检查1316家次,累计立案15起,经济处罚100.1万元。

奋进新时代新征程,滁州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蒋玲向中央主流媒体介绍说,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市卫健委党组团结带领全市卫健系统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拼搏进取、砥砺前行,奋力在现代化新滁州建设卫生健康事业中展现更大作为、实现更大突破。(计国亚 谢长华 王启龙 沈家云)

(责编:李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