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柘城县打造“334”模式推动党员教育做实功出实效

2024年06月12日  |  来源:人民视点

人民视点河南讯(张兆伟 赵晨河 通讯员 陈威 赵旭 报道)近年来,河南省柘城县紧扣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通过办好“三个班”、上好“三堂课”、答好“四张卷”,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办好“三个班”,让培训人员收获满满。紧盯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年轻干部、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等重点人群,做到分层分类、精准施教。聚焦关键少数,办好科级干部培训班。以提升新任科级干部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为培训重点,分3批对450名乡镇和县直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开展轮训,通过综合设置专题教学、现场教学、研讨交流等,进一步锤炼了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为柘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队伍支撑。聚焦头雁队伍,办好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紧紧围绕基层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设“五星”支部创建、种养殖、集体经济发展等课程,分批次对全县499名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进行全覆盖培训,着力打造一支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的乡土人才队伍。聚焦薪火相传,办好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面向全县选拔100名30岁以下科员级干部进行集中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要求,结合年轻干部工作情况,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高起点谋划,邀请商丘市委党校教授作专题辅导报告,先后讲授了“乡村全面振兴”“网络舆情应对与处置”“优化营商环境”等课程,重点培养年轻干部的“七种能力”。

上好“三堂课”,让培训内容干货满满。突出党性教育、能力培育主题,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拓展培训内容,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出彩出效。突出理想信念,上好“政治课”。紧密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党纪处分条例》学习解读的主线,以理论学习强化党员精神信仰,守正初心。用好党委(党组)“第一议题”制度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14次,示范带动各级党组织集中学习500余次。突出学用结合,上好“实践课”。创新学习方式,把课堂搬到乡村振兴一线。通过实地参观、学习探讨,以感、观结合的形式,激发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投身乡村振兴,当好“领路人”。组织学员参观牛城乡草帽王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马集乡闫庙产业发展示范村,使广大学员学习有学头有看头,切身感受到乡村振兴的成效。突出纪律红线,上好“廉政课”。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原原本本研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交流学习心得,增强党性修养和纪律意识。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讲授党规党纪知识等方式,敲响廉洁自律警钟,筑牢反腐倡廉防线。

答好“四张卷”,让培训成效硕果满满。树牢学以致用的理念,将党员教育培训与服务群众、推动工作相结合,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本领,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柘城实践提供坚强保证。当好“明白人”,答好“对党忠诚卷”。党员干部要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永远做到听党话、跟党走,严格执行党内各项规章制度,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时时刻刻做好表率。要强化政治历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和坚定意志,始终做到在思想上认同组织、在政治上依靠组织、在工作上服从组织、在感情上信赖组织。当好“贴心人”,答好“为民服务卷”。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民心作为最大政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以功成不必有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定力和担当,办好人民群众的每一件操心事、烦心事。践行“四下基层”,主动深入基层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实打实”解决问题,用务实的举措将一件件小事办好、办到人民群众心坎里,成为人民群众信任依赖的贴心人。当好“引路人”,答好“实干担当卷”。目前柘城县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大兴狠抓落实、善抓落实之风。党员干部要克服自满和懈怠,端正态度,既当狠抓落实的“施工队长”,又当攻坚克难的“突击队长”,在矛盾和问题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面对改革发展深层次矛盾问题能够迎难而上;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能够豁得出来、顶得上去,始终发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做到勇于担当、善于担当,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当好“自律人”,答好“作风建设卷”。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坚守初心,时刻绷紧“思想弦”、念好“紧箍咒”,常以反面教材为案例,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不因一时“头脑发热”而自毁前程。要保持亲与清的“朋友圈”“生活圈”“交友圈”,将清正廉洁植入“红色细胞”,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免疫力”,不因蝇头小利而误入歧途。要自觉接受监督,扛起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责任,校准思想之标、调正行为之舵、绷紧作风之弦,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廉洁自律、率先垂范。

(责编:李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