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淄博的电影村,焦波在家乡成立了个“村花电影社”

2024年03月04日  |  来源:人民视点

人民视点山东讯(张兆伟□报道)

  “秋已到,叶已黄,此时正宜返故乡。”焦波说,自己在北京待了30多年,应该回家了。

16年前,焦波在家乡包了1000亩山地,种下了几万棵树。绿化荒山,不仅是为了让父母的生命在碧水青山中延续,更想让乡亲们在碧水青山中生活。

“母亲一直让我回到家乡,我没有回来。母亲走后,我痛彻心扉。”焦波想做更多的事情,为家乡的乡村振兴做点什么。

在焦波看来,镜头能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怀着对生于斯长于斯这片土地的热爱,焦波开始了自己对天津湾实现乡村振兴的谋划。

640 (1)_副本.jpg

天津湾有个村花电影社

“我的技能就是拍摄,拍照片,拍电影。为什么不用我的特长为家乡做点事情,来为乡村振兴服务呢?”家乡人对镜头的喜欢、喜爱启发了焦波,2021年10月27日,他在家乡举办了“中国天津湾乡村影像大集”。

640 (2)_副本.jpg

“影像大集”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天津湾这个小小的村庄,这个村庄出了闻名世界的摄影集“俺爹俺娘”,还出了《俺爹俺娘》《天津湾》《哑巴的正月》纪录片三部曲,为天津湾的“电影村”奠定了基础。

焦波说,办影像大集、办电影“村晚”,除了吸引更多的人来家乡创作,宣传家乡,更重要的是让乡亲们自己拿起手机、拿起镜头,尤其是年轻人回来为家乡服务,为家乡鼓与呼。

实际上,焦波从几年前就开始对村里喜欢摄影的村民进行培训,从运镜、到构图,为村民讲解手机拍摄的知识和技巧。

这带动了村民的拍摄热情,村民们整天围着焦波请教,让他给自己拍的影像资料提意见。

“你们一个个就像花朵一样,咱们就叫天津湾村花电影社吧!”一个月前,焦波跟一帮村民在一起“嘀咕”,筹划成立电影社。

让焦波没想到的是,这群已经不再年轻的村花们发挥出巨大的创造力,不但拍出了让他惊叹的影像作品,还成了镜头里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主角。

“她们拍的那个小品,镜头很流畅,而且一气呵成,一镜到底,甚至都不需要太多剪辑。”这段小品也成了2月18日电影村晚的主打段落,接地气的表演,在村民的掌声笑声中,获得了认可。

640 (3)_副本.jpg

镜头最深处的两台相机

天津湾和焦波互相启发,也互相成就。在焦波50年拍摄经历的镜头深处,有两台意义非凡的相机。

640 (4)_副本.jpg

焦波8岁那年,天津湾发生了一件轰动村庄的大事件,村里比他大三岁的一名初中生,用矿灯制作了一台“照相机”。这件事给焦波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让他第一次见识了相机的“魅力”。

真正使用相机是在焦波参加工作以后。当时焦波的女友从家里带来一台相机,那是焦波的岳父在战争年代从日本人手里缴获的战利品——一台德国蔡司依康相机。这台相机不但记录了老人在战争时期的经历,也记录了老人和平时期的家庭生活。

这台相机对焦波影响巨大,他清楚记得在1974年6月,自己用这台相机为父母拍摄了第一张照片。也是在那一刻,焦波开始了50年用镜头记录生活的人生。

“俺爹俺娘到北京给我的影展站台、剪彩,让我的事业获得成功,现在村民用镜头为自己的村庄站台、呐喊,实现乡村振兴。”焦波要把在北京30年来积累的人脉资源、媒体资源、名人资源、文化资源都带回来,带到村里,让家乡成为一个文化村,成为一个电影村,助力家乡的乡村振兴。

“我们村在焦波老师的影响下,很多人都爱上了拍摄,除了用镜头拍摄家人,还可以拍摄我们的日常生产和工作。”阚爱华是天津湾西村的村委委员,也是天津湾村花电影社骨干成员之一,猕猴桃园内春天的剪枝和秋天的收获,村里长者食堂内老年人就餐的场景……都被列入电影社的拍摄计划。

“我觉得她们的选题特别好,关注村庄,也关注国家大事。俺爹俺娘是在镜头带来的快乐中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光。他们去北京参加影展剪彩,在镜头中跟自己的孩子们欢乐团聚……这些,都感染了我的乡亲。”焦波说,家乡人发现镜头能带来幸福,带来快乐,所以更多的人拿起镜头开始拍摄身边的亲人和家乡。

焦波第一次接触电影,就是在村里的广场上,这是天津湾村放电影的固定场所。2月18日,天津湾电影“村晚”成功举行,观众们也看到了焦波梦想中电影村的源头。

640 (5)_副本.jpg

一家四代结缘镜头

“人的生命总有结束的那一天,我舍不得爹娘走,我想,只有镜头才能留住爹娘。”焦波整整拍了爹娘30年,积存了12000多张照片和800多个小时的视频素材。此后,以“俺爹俺娘”为主题,焦波办了影展,出版了摄影散文集;剪辑了纪录电影《俺爹俺娘》,拿到“龙标”,应邀参加荷兰阿姆斯特丹纪录片节、土耳其安可拉电影节放映;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兼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厂长高峰导演在天津湾以焦波爹娘为基础,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原生态19集电视剧《俺爹俺娘》,电视剧火遍大江南北之后,作为中国的外宣品,在国外广泛传播;同时,这部电视剧用中国各地的民族语言做配音,在新疆、西藏等几个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播放。

在焦波的感染下,家人也学着拿起镜头,开始尝试记录生活。

外甥女许桂花从小在焦波家长大,焦波给她拍了很多照片,许桂花又拿起相机给姥爷姥娘拍,给自己父母拍,给自己的孩子拍,给乡亲们拍。

“我不在家的时候,桂花两口子和女儿晶晶拍,我回到家,我们就一起拍。”焦波和外甥女一家三口——三代人共同拍摄的家乡,最终剪辑出了一段4个小时的纪录片——《天津湾》,村里的大事小情都被一一记录下来。

谈起这段过往,焦波笑了起来,50年来自己一家坚持拍摄,天津湾几乎没有人对镜头发怵,这也为天津湾打造电影村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1969年出生的许桂花是电影社另一位骨干成员,天津湾村花电影社名称的来由,也跟她有着很大关系。

“我想拍一下村里的女人。”许桂花的一句话,让焦波萌生了成立村花电影社的想法。

从小跟着舅舅学习摄影、拍摄家乡,许桂花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花姐”。在她的镜头下,天津湾村第一次盖楼,从楼房打地基到分房;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那天,到奥运会开幕,她都会记录奥运会对老百姓的影像和山村的改变……她的镜头记录了天津湾30多年的变化,拍成了纪录短片《山外来风》,应邀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放映。

“我拍父母,也拍了我的家乡和乡亲,这让我们一家四代都与相机结缘。”让焦波欣慰的是,外甥女许桂花的女儿阚晶晶接过了这个镜头,不但拍下了父母、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娘的生活日常,也记录了1岁孩子的成长经历,这组镜头也成了电影村晚的一个亮点。

640 (6)_副本.jpg

爹娘的“爹娘”永远拍不完

“像奥运会这样的大事件,山村的乡亲是怎么理解的?”焦波外甥女桂花已经拍摄村庄40多年了,北京申办奥运会之前,她就拿着摄像机去问村里的乡亲,是否知道北京要申办奥运会?

很有趣的一个镜头是这样的:北京奥运会举办当天,正是天津湾赶集的大日子,桂花问一位卖菜的村民,知道五环吗?

“你看,这是啥?”这位村民低头搬过来五颗白菜,上面摆仨,下面摆俩,“这不就是五环啊!”

同一天,焦波的一个侄女正好结婚,主持人突发奇想,让新郎新娘把蜡烛当成奥运圣火,在婚礼仪式上进行传递……

这些珍贵的影像,成了天津湾无形的财富,也成了乡村振兴的动力。

镜头掠过,村口晒太阳的老人们,街道上嬉闹的小孩儿,田间劳作的村民……纷纷成了镜头里的主角。

拿焦波的话来说,这个村庄有非常强的电影符号在里面,这片土地上“种”出了大量的影像故事。

640 (7)_副本.jpg

1998年,父亲84岁,母亲86岁。焦波想在他们有生之年做个影展,主题就叫“俺爹俺娘”,办在中国美术馆。父亲说,爬也要爬到北京去,给你剪完彩,这一生我就完成了。娘是打着吊瓶到北京的,焦波从火车上背着娘下来……

“乡村是我们每个人的爹娘,是中华民族的根。爹娘会拍完,但爹娘的‘爹娘’——中国乡村,永远拍不完。”影像给天津湾赋予了特别的意义,焦波说,电影这门艺术已经像一片片庄稼一样,深深地种在家乡的泥土里,“拍摄”不仅在家乡人的心田里生根发芽,更成了刻在骨子里的一个使命。

“能生长在这片土地上,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我很荣幸。”(原创:淄博故事会 李波)

(责编:张兆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