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雅男:非遗棉絮画认知与未来

2023年11月05日  |  来源:人民视点

可能因为和李老师相识于非遗宣传活动,又因为他参加此类宣传活动很是频繁。所以心里的疑惑一直围绕在心间——他是不是只是限于棉絮画表面工作的传播呢? 诚然,艺术需要沉淀,更需要交流宣传。那么李海红在艺术上的造诣究竟有多深厚呢?

wps_doc_0.png

带着凝问让我很是不能看懂李老师。但今天,这次的登门拜访属实解开了我的心头之惑,更让我重新认识了李老师,自己也有了对棉絮画的了解和看法。

拜访李老师位于浐河旁棉絮画创作基地,虽然说是别墅,偶尔有墙皮掉痕。略显简陋。让我想起《陋室铭》“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而感怀良久。一个人守三层楼,一个人奔走在棉絮画创作的路上。一位苦行僧式人物李海红。他潜心一隅,如修行之人。一个平凡的人唱着自己平凡歌,成就自己平凡的梦。经得起灯红酒绿的诱惑。经历了人生孤独磨炼的考验 。人生追求,若不计名利,那就是信仰。

在交流中,无意地问起他是怎样接触棉絮画的契机时,我便明白这是热爱、是传承、更是情怀。“因为我作为棉絮画第四代传承人,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就有很多这些东西……他经常一个人待在房间里,不干别的,就是扎进这里面……”

wps_doc_1.png

又在李老师的随笔中知道,这些年的坚守不仅在于逐渐提升的艺术,更是对践习者的素养提高与鼓励。他那博大素养更是来源于父亲在童年的熏陶,非遗是社会需要,是民族智慧结晶,要创新要发展,他更是一份作为非遗人的责任,让我终于明白了李老师对棉絮画的热忱。艺术的沉淀不需要言语,只是始终如一的做下去,这一点放满三层楼各个房间和角落的棉絮画作品可以坚实佐证;这里装满中华故事,装满了文房四宝,装满书香满屋,在这里他卧薪尝胆,呕心沥血。让人肃然起敬。这不是悬在表面的交流——在这次谈话中解开我留存已久的不解。

wps_doc_2.png

西安是中国棉絮画的创作基地,李海红以“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为目标。为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人才,进校园,走社区,下基层,普及社会大众,亲援亲为为非遗保护引入了鲜活的力量,同时也在振兴传统工艺、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能吸引受众的输出绝对是在实践中沉淀良久,这个时间的长度并不是一年、三年抑或是五年十年就能轻易达到如此高度的。只不过受人们的接受程度各有不同,这时就需要深入浅出的讲解,一层一层的把深厚庞大又抽象的东西剥离开来,撕碎了呈现在受众眼前,所以这需要化零为整的日夜沉淀,有需要化整为零的强大能力。  在这碎片化浮躁时代,他能沉静下心来,非常人所能比拟。是什么样的精神,什么样毅力,持久而为之,究竟是为什么?是为中华民族文化之传承,是为人类文明的永不熄灭之灯,追求艺术精神,奉献给人类精神,让非遗棉絮画走向世界精神,让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精神,追求世界大同之精神,还有我们的新丝路精神,不负历史重托的赤子之心,弘扬民族文化的家国情怀!这是李老师具备的,更是擅长的。

wps_doc_3.png

很感谢李海红老师安排了这次的交流,让我走近了棉絮画,体验了制作的过程,虽然李老师在一步步的耐心教授如何调整棉絮的松密程度,进行局部的添絮或减絮,来塑造光影效果,但在自己操作过程中仍是不能让画作富有灵性。我才明白李老师一幅精美作品的完成确是需要潜心一隅,才能达到的地步,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同来了解拜访棉絮画非遗项目的还有两位进入工作领域的姐姐,作为不同阶段和角色的我,真的给我了很多启发。   李海红从秦人风骨吸取涵养,勇于开拓,勤于学习,用一颗进取的心去充实自己,丰富自己。

通过这次访谈我对棉絮发展史了解,得知他是将国画山水传统艺术搬上棉絮画坛的第一人。

我们聊到了当前受众艺术素养和审美的情况;提到了同样处于艺术领域以及有着传承属性非遗棉絮画的发展前景和趋势;讨论了作为年轻艺术设计工作者,以棉絮画作为媒介对艺术形式的创新和应用,其中提到的“艺术疗愈”让我有了很多灵感以及想法,我想把这些记录下来。从社会角度考虑,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创新,它通过融合棉絮画这种艺术形式让无法释放压力的人们找到了排解的出口;从传承角度考虑,它不在让非遗传承停于口头,突破了非遗与社会人群的界限,为了更好地挖掘传统艺术的价值,拓展艺术生命力,推动民间艺术产业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他走社区、进校园、亲手授教、普及大众、科普棉絮画制作流程,竭诚促进棉絮画的繁荣。让人们真真切切身感受和认知这个古老的非遗艺术,沧桑而年轻棉絮画喷发出勃勃生机就在我们身边。

wps_doc_4.png

让非遗不光是只有传承人能接触到的东西,更是现代人能融入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样才是宣传与传承的最好途径;从人文角度考虑,当前社会人们普遍物质生活基本都能得以保障,可与相应生活水平要求的审美与对美的理解的高度却无法企及,而“艺术疗愈”作为一个上升领域会慢慢被更多人了解并接触,这将会让大范围的受众得以熏陶,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精神水平,深化美与艺术带给每一个社会人的感受。再次感谢李海红老师让我能接收到来自不同角度的对问题的理解与剖析,这次交流的契机同样使我在自己的领域也有了一些思考,真心希望李老师能多组织此类交心般的活动,使不同阶段、不同领域、不同角色之间碰出火花。

西安是中国棉絮画的创作基地,李海红以“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为目标。为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人才,普及社会大众,为非遗保护引入了鲜活的力量,同时,在振兴传统工艺、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不负先贤嘱托 愿棉絮画明天,誉满天下,一起奔跑!(颜雅男)

作者简介:颜雅男,西安外国语大学2022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责编:余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