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蒲白建新煤化:“智”绘“煤”好新画卷

2024年06月12日  |  来源:人民视点

人民视点陕西讯(张家南 通讯员 蔡成军)从机械化作业到智能采掘、从手工操控到程序自控、从徒步巡查到机器巡检、从现场盯防到远程管控、从手工分析到智能决策……近年来,陕煤蒲白建新煤化锚定“以职工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远景目标,持续加强智能化、数字化建设,不断完善矿井减人、提质、增效、保安举措,助推矿井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wps_doc_0.png

智能领航,催生高效生产

走进建新煤化智能调度指挥中心,三维动画模拟的井下综采工作面作业场景出现在LED大屏幕上,随着采煤作业指令的下达,采煤机自动行走割煤、液压支架跟机移架支护、输煤皮带运输原煤升井……画面清晰、作业流畅,超强的立体直观效果,让人眼前一亮。

这就是数字孪生技术,它通过实现对矿井物理实体1∶1的忠实映射,智能综采、监控、运维、设备故障预测、人机交互等数字孪生体,智能矿山统一3D展示,不但可以真实反映井下安全生产,而且通过虚实交互反馈、数据融合分析、决策迭代优化等手段,实现煤矿生产条件先知先觉、生产过程可视可控、生产安全可防可测、生产要素可调可配。

目前,建新煤化先后投用智能综合管控平台、数字孪生技术,并结合环境监测、人员定位、AI视频等监测数据,通过矿井GIS“一张图”,实现矿井各系统协同联动,生产要素全息可视,极大地提高了煤炭开采效率。

wps_doc_1.png

智慧加持,赋能本质安全

“综合运用互联网手段,结合图形建模等技术,融合矿井传感设备监测监控数据,基于灾害成因机理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矿井瓦斯、水、火、顶板、粉尘、冲击地压等灾害信息的预警报警、风险动态评估和灾害模拟仿真。截至目前,在井下各处安装200余个摄像头,并对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实现高危作业和关键岗位的全视频监控,大大提升了矿井安全保障能力。”该公司“四化”办公室主任马超介绍。

同时,该公司投入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通过“机理模型+AI建模”相结合的方式,让设备故障预警更精准、诊断更全面,实现设备检修从紧急“抢修型”向超前“预防型”转变。

此外,该公司还将CST控制方式、变频器加变频电机控制方式、永磁同步变频调速一体机控制系统等投用到主煤流运输系统,实现主煤流运输系统地面远程集中控制,并在皮带机头、机尾和转载点安装电子围栏,部署视频检测系统,实现皮带空载、人员违规穿越皮带等异常情形识别和报警,确保辅助运输系统安全可靠。

wps_doc_2.png

数智驱动,增进民生福祉

在煤矿企业,职工的幸福感如何体现?建新煤化用实践作答。

在该公司4304工作面,基于5G技术的“记忆割煤+支架自动跟机+远程控制”实现常态化应用,采煤智能化率达到95%以上。同时,在4214运顺掘进工作面,EJM340/4-2H智能快速掘进系统,集截割、装载、运输、行走、锚护、喷雾除尘于一体,工作面生产班8人即可完成全部系统操作。相较传统采掘方式,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大幅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职工幸福感显著提升。

而且,智能化矿井建设带来的红利还远不止这些。该公司投入8套智能机器人,并对矿井11个生产辅助系统、22个机房硐室的自动化远程集中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共计减少岗位作业人员40余人;借助“互联网+”技术,职工通过掌上APP,实现井下“线上叫车”;安装“AI+毫米波雷达检身系统”,从源头上杜绝体温异常和精神状态不佳人员入井,实现考勤智能化;安装新能源电动车充电桩,实现扫码智能充电;推行“三卡合一”,投入人脸识别系统,达到智能结算,让职工“智”享生活。

(责编:余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