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 “研”途花开

——源汇区实验学校(小学部)开展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研讨活动

2024年03月15日  |  来源:人民视点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个性特征、发展水平等诸多方面都有差异,分层作业设计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内容、不同难度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落实全面育人。

为进一步推动课题研究地深入发展,推进科研与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3月12日下午,源汇区实验学校数学课题组开展了“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研讨活动。

图片 1.png

本次研讨活动由刘珊珊老师和周静老师执教进行课例展示。两位老师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个人自学、组内集中研讨、观看名师讲座等,经历了一次次的磨课,课件的修改,内容的调整,为大家呈现了两节精彩的课例。

图片 2.png

第一节是刘珊珊老师执教的《数学广角——搭配(二)》。组合的知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刘老师通过让孩子用数字卡片摆一摆来感受,让孩子体会到做到有序排列才能不重复不遗漏。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回答问题积极,在练习的设计中,也从组成两位数到组成三位数的难度升级,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灵活应用能力。

第二节周静老师带来了四年级的《乘法分配律》。周老师从课前小游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试牛刀到变式训练、验证规律,并让学生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说一说等式的意思。在达标练习中,周老师安排了基础题与拓展练习,题目层层递进,辨一辨、变一变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轻松获取知识,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导处副主任孙倩文首先对上课的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鼓励我们平时可以多向名师学习,并建议我们:设计要基于学生学情,注重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实践性、探究性;要兼顾群体特点与个体差异,从作业难度、作业形式、完成时间等方面设计出合理的分层作业;力求在“低阶思维”迈向“高阶思维”的整体作业系统上、在学生长远发展的作业旨趣上、凸显学科育人价值上多思索、多践行。

图片 5.png

最后,教导处主任黄瑞华对本次研讨活动进行了总结。她肯定了两位老师对本节课的认真对待,也着重指出学生是检验作业设计质量的主体,作业设计的目标应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各位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坚持“多元分层、创新提质”原则,围绕“双减”政策下的作业要求,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从作业设计的主题、作业时长、作业难度、作业类型的有效整合、创编,努力使作业设计从最初的简略、单线,走向最终的丰富、完整。(许冰菁)

(责编: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