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朐九山镇褚庄村走笔 ——乡村振兴“领头雁”造福百姓

2024年05月28日  |  来源:人民视点

共产党人固然不讲“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可也总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啊!二零一四年的十二月年轻的付少春就是抱着这样一种朴实无华的信念,不负重托,走马上任九山镇褚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岗位的……

图片 1.png

美丽富饶的褚庄村共有六百七六户,两千二百八十六口人,八十九名党员。该村位于钟灵毓秀的临朐县城西南四十五公里处,距九山镇政府驻地五公里之遥,地处潍坊、临沂、淄博三市交界处,弥河的发源地,千百年来,她像一位不知疲倦的母亲,一路欢歌北上,日夜向两岸勤劳、勇敢、朴实的人们传颂着英雄辈出的感人故事……

图片 2.png

俗话说:头三脚难踢,上任之初,付少春面临着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北京上访户;打市长举报电话的个别人;极少数村民多年以来不按新村规划办事,强搭乱建,新房建成,不拆旧屋,后者因年久失修,断壁残垣,极其严重的影响了村庄维稳和美丽乡村的开发与建设!他深知:造成这些现象的存在,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实际的问题……怎么办?!付少春,这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后生,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到,而是大刀阔斧,有的放矢的采取了一系列的得力措施:一是虚心向老干部讨教,征求他们的看法和建议;二是加强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团结,统一认识,凝心聚力,要求他们帮台不拆台,合唱不独唱,积极不消极;三是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四是利用村广播抓典型、树榜样,打霸治邪……对广大村民则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刚柔并济,阐明村容村貌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

图片 3.png

就这样,经过不懈的努力,褚庄村自二零一五年以来,共拆除违房违棚一百零一处,美化墙面一万多平方米,硬化整修生产路三千余米,建设长城墙一千米,拦水坝十一道,村前大街、中心街、八条南北街共计两千六百米,连村路,进村路共计一千五百米,目前已全部铺油,仅此一项就投资一百二十余万元(这些款项的来源除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外,其余都是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付少春及其一班人马,群策群力,广开财路,内引外联“化缘”而来……(记得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生前曾经这样教导我们: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时至今日,这一英明论断,在九山镇褚庄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笔者以为:今天我们重温领袖的这一最高指示,仍然有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图片 4.png

如今的褚庄村,政通人和,社会安定,“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道路两旁三季有花,四季长青,营造出草绿、花香、天蓝、水清……村中的每一个角落无不彰显出温馨、和谐与幸福……辛勤的汗水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二零二三年七月,褚庄村被评为“山东省卫生村”,潍坊市景区村庄。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定是位战略家!当一个领导容易,当一个好领导不容易!作为一名最基层的领导干部,不只是起传话筒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既要坚定不移的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又要结合民情把工作落实到实处,这样的“夹生饭”不好吃……就这一点而言,党支部书记付少春不但做得游刃有余,而且还善于以高度的政治嗅觉,寻找适用于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每一次机缘。抓独特,抓亮点,为秀美的褚庄村增添新的异彩。

二零一六年,全国掀起了以发展乡村文化,丰富村民的文艺生活为主题的全民运动,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村村必须建有一处高质量的文化广场。这又是一次对付少春不小的考验,面对一无资金(需要三十余万元)二无场地的困境,他没有被困难所吓倒,而是以他高速运转的大脑,捕捉一切可能出现的机会……

苍天不负有心人!二零一六年七月,是褚庄村青岛知识青年返乡纪念四十周年庆祝活动的时节,席间,知青代表王青敏问询付书记村里若有需求,尽管开口,我们想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点实在事,这一问,正中付少春的下怀,于是他就向知青们说了建文化广场的事……十八名知青回青岛后立即行动起来,纷纷慷慨解囊,不到十天的时间他们就把二十多万元的爱心捐款转到了褚庄村的财务账面上,之后他们又相继捐助了价值三万余元的健身器材……说实话,他们的日子过得并不宽裕,但他们为了第二故乡的文化建设,增加村民的幸福指数,几乎是倾其所有,其感恩之心日月可鉴!这一善举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点赞!他们的名字是:刘毓健、王青敏、王永沛、高荣群、徐平、于民、郭小苛、陈建萍、杨秉慈、齐春娜、李秀清、徐志成、侯佩铃、邓晓丹、鲍志刚、刘良寅、郑淑霞、施克勤。

找到诀窍的付少春,没有停下他继续冲浪的脚步,大家知道,褚庄村是有名的青岛知青村,有一种文化叫知青文化,近年来,褚庄村在支部书记付少春的引领下,依托知青特色,念知青经,打知青牌,注册知青味道产品三十余种,生产经营知青味道苹果、葡萄、黄金桃、板栗、面条、山鸡蛋等农产品。与潍坊市,江苏商会等单位建立了长期订单合同,合作社收入多达二十余万元……另外,他们先后建成了青岛知青广场,知青爱心坝,知青记忆馆,知青味道合作社,知青惠民综合体。特别是知青记忆馆,以其独特的匠心设计和构造以及丰富多彩的详实内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几年来,先后接待中国知青协会,省、市、县、镇各级领导以及慕名前来参观学习者多大三万余人次。该记忆馆先后被列为临朐县党性教育基地,临朐县青少年教育基地,临朐县统一战线教育基地,潍坊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零二三年,褚庄村两委,积极响应临朐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大力实施惠民综合体的建设及运营。没有场所,他们就废旧利用把闲置的小学教室加以改造和装修;资金短缺,他们就发动在外人员及爱心人士捐款。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高标准、高质量的建成了褚庄村惠民综合体,并根据老人的生活习惯,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用餐标准,对村里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全部进行免费用餐,并按时给他们理发、洗澡。全体村民对惠民综合体的运营、实施,无不拍手称快,由于对该项工作做的到位,成绩突出,多次受到市、县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图片 8.png

一届跟着一届干,一届做给一届看。褚庄村之所以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村,是因为村两委干部有一套过硬、优良的工作作风;有一群素质高,家乡情结浓的爱心人士;更有一部分社会经验丰富,退居幕后的老干部做强力支撑……付少春带领褚庄村的百姓在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几年来,他先后被临朐县委、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多次被九山镇党委、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乡村振兴好书记”等荣誉。他所在的褚庄村党支部二零一八年获“临朐县文明村”称号,二零二一年获“临朐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二零二三年获“临朐县十佳惠民综合体”、“临朐县十大示范创建村”。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付少春是清醒的。他觉得自己只是美丽乡村建设队伍中的普通一兵,是褚庄人民的“领头雁”。他常常想“谦受益,满招损”,“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的古训。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党的干部,应该经受住成功的考验,脚下的路还长,面前并没有铺满鲜花。他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开拓创新。他要使褚庄这片热土上的人民更加富裕!更加幸福!他坚信:褚庄的明天一定是风和日丽,辉煌灿烂!(宋训林)

宋训林,生于1957年。临朐县九山镇宋家王庄村人,笔名龙山之子。高级教师(已退休)。著有散文集《风过留痕》。作品入选《中国教师名典录》。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潍坊市作家协会会员,临朐县作家协会会员,临朐县书法家协会会员。

(责编:余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