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柳疃镇发展纪略——

延伸与升华,诠释“省级农业强镇”新典范

2023年03月12日  |  来源:人民视点

走进鲁中大地昌邑市枊疃镇,一下就能感受到他们的新发展新成果,党委领导向采风媒体介绍了争创省域次中心的发展方略与进程,充分显示出新班子的创新力与执行力。柳疃镇位于昌邑市北部,距离市中心北13公里处,东有潍河入海,西与龙池接壤,南接昌邑城区,北邻渤海莱州湾。镇域总面积324.7平方公里,下辖72个行政村,户籍人口4.4万,常住人口6.1万。荣乌高速公路、大莱龙铁路、新海路穿越东西,昌灶路纵贯南北,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三区”建设中,功能叠加,优势明显。石油、天然气、卤水等矿产资源丰富,纺织印染、盐及盐化工等传统产业发达。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区位优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著名的丝绸之乡和昌邑经济重镇。

近年来,柳疃镇先后荣获“全国文明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生态镇”“国家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中国丝绸文化之乡”“山东省重点示范镇”“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山东省产业化驱动城镇化十强镇”“省级文化特色建设示范镇”“山东省首批中心镇”“山东纺织印染产业第一镇”“省抗击台风抢险救灾先进集体”“省级园林城镇”“省级创业型乡镇”“山东省生态文化名镇”“山东省农业产业强镇”等荣誉称号。

底蕴丰厚再挖掘,物阜年丰再提升

道路建设情况:全镇总里程396.8公里,其中镇区道路里程115公里。

城镇污水处理厂基本情况:现有污水处理厂1座,排水管道72.3公里,污水处理能力5万立方米/日。

垃圾处理运输设施建设情况:投资410万元建有生活垃圾中转站1座,配备运输车10辆,每天把垃圾集中收集至中转站进行分拣,然后送至市垃圾场集中处理。年产生生活垃圾2.48万吨,年处理覆盖率达到了100%。

学校建设情况:共建有幼儿园7处,小学4处,初中1处,在校学生达到2160人。全镇5处中小学全部被评为“山东省绿色学校”。柳疃小学被评为省级乡村温馨校园、省普通中小学校优秀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医院建设情况:现有中心卫生院1处,青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处,床位124张。是“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潍坊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达标单位、“潍坊市甲等乡镇卫生院”,是首批“基层医疗机构呼吸疾病规范化防诊治体系与能力建设”达标单位。

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情况:在镇驻地建有1300余平方的政务服务中心,在一楼设有便民窗口10个及信访调解室等,二三四楼设有民政、司法、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林业站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公共设施。为方便群众,还设了10个社区,并配备工作人员40余人。

工业强镇、农业固镇、文化润镇三驾马车齐驱前景壮丽

工业立镇。柳疃镇支柱产业为丝绸纺织印染超纤产业,目前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家,年实现产值73.77亿元。现有纺织印染企业240余家,印染生产线150余条,各类纺织及配套企业220家,年产丝绸、纯棉、化纤等各类布匹21亿米,占全国20%市场份额,成为江北最大的装饰布生产基地和棉纺织品交易市场。固定资产投资19.2亿元,其中制造业技改投资13.5亿元,同比增长10.47%;限额以上批零住餐16.88亿元,增幅9.41%;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1亿元。全镇共有原盐生产企业6家,盐田52万公亩,年产原盐225万吨,占全省海盐产量的五分之一。盐化工企业9家,年产溴素2.3万吨,占全国溴素产量的18%。柳疃镇域内共有大菱鲆养殖渔棚551个,占地1500余亩,年产量为1592.39万尾,年产值约3.35亿元。

农业固镇。柳疃镇主要是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农业种植,主要种植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桑葚、棉花、苜蓿等。传统种植业保持稳定。2022年11月为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议提供现场,先后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为潍坊市唯一入选镇;入选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镇创建名单,为昌邑市唯一入选镇;入选潍坊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镇;柳疃镇中心社区荣获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柳疃镇乡村振兴工作受到潍坊市委市政府表扬,是潍坊市唯一一个连续两年获得表扬的乡镇;柳疃镇青阜村被潍坊市委市政府授予“潍坊市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示范集体”称号。目前,盐碱地改良面积达到10.2万亩,土壤含盐量从10‰以上降到3‰以下,粮食亩产量从不足500斤跃升至近3000斤。盐碱地改良经验做法被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经济半小时》《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高端媒体多次报道,由农民日报报送的《创新改良利用模式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昌邑市10万亩盐碱滩成“吨半粮田”》,被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批示。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柳疃镇是近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而横贯整个镇区的小龙河便是曾经的商道,也是柳疃的母亲河。柳疃镇投资3000万余元,对小龙河进行清淤、引水、绿化,打造了“烟柳水岸”景观和大绿量、高品质的“龙溪湿地”生态景观。位于柳疃镇小龙河畔的潍坊侨史馆,是山东省首个以侨乡、侨史、侨胞为题材的展馆,为海内外侨胞提供了一处铭记历史、回忆乡愁的精神家园。投资2亿元建设柳疃丝绸文化博物馆共征集文物古迹3万余件,再现了柳疃丝绸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历程,丰富了柳疃丝绸的相关史料知识,让人们直观感受柳疃丝绸历史文化的厚重。依托昌邑华信丝绸有限公司的老厂房、旧设备进行高标准改造提升的丝路绸语文化创意园区,是集文化创意、产业孵化、休闲娱乐三大板块为一体的文化创业示范园区。百年老屋“史家大屋”,将昌邑茧绸与“一带一路”重要文化遗产成功保存,成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村庄发展注入新活力。现有文旅品牌“桑葚采摘节”已成功举办五届,“群众文化艺术节”已成功举办四届,成功举办2022年丝路古道·海韵侨乡——潍坊市创建“东亚文化之都”走进中国丝绸文化之乡活动,助力潍坊市以第一名的成绩当选2024年“东亚文化之都”,再添世界级文化名片。

新标准创省级试点,高质量打造新机制,挖潜增势展智慧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激发活力中用好发展之“招”。以改革破题破局、以开放赋能赋势,促进各类要素资源充分集聚、高效流动。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化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健全“五极”服务模式,兑现“四零”服务承诺。深入推进全域“无证明城市”建设,推动重点高频电子证照证明在政务服务和生活场景中广泛应用。聚焦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纵深推进“双全双百”工程。

提高财政运转能力。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增强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本预算”的有效衔接,提升资金效益和政策效能。

发挥税收功能作用。聚焦稳固财源存量,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和助企纾困政策。强化“双招双引”税收导向,增强税源内生动力。

持续加力金融赋能。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持续优化整合,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大力推进开放发展。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更好融入环渤海经济圈、胶东经济圈等重大战略,积极嵌入区域发展的交通链、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人才链。更高质量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园,加快培育外贸供应链、发展外贸新业态。持续办好桑葚采摘节、群众文化艺术节、丝绸文化节等特色节会,着力做好“节会经济”。

积极稳就业促创业。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开展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推动“零工客栈”扩容增效。支持创新创业和灵活就业,保障公平就业权益。扎实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和乡村教育提升行动,建立全学段贯通培养机制,健全家校社共育机制。

加快建设健康柳疃。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加快医疗资源准备,提升医疗救治和涉疫保障能力,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改造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创建基层特色专科。

注重加力文化赋能。深化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昌邑模式”,打造红色文化名城。加快建设乡村博物馆,柳疃丝绸技艺争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山东手造”昌邑品牌。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广泛开展“五为”志愿服务,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镇。

精心谋划一盘棋,因势利导,细心耕耘创效能,果实累累

做优传统产业。持续加力“五个优化”,推动产业横向配套、点链协同、能级提升。纺织超纤产业,建成投资4亿元的凯泰超纤、投资3亿元的雅辉超纤等项目,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稳固亚洲最大绒面超纤生产基地地位。生态食品业,抓好投资10亿元的华厨预制菜项目,加快向预制菜为代表的生态快餐转型。

做大新兴产业。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风口,加快推进投资36亿元的海洋牧场与三峡海上风电、投资58.5亿元的国华海上风电、投资13亿元的大型储能等项目,年内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20万千瓦。

做实园区载体。柳疃工业园,实施园区提标改造,整合电商、信息、品牌、物流等资源,利用新模式拓展新市场,重振昌邑纺织品牌。

做强骨干企业。持续壮大产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群体,支持华宝纺织、凯泰超纤等一批领航型企业做强做优,培育认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瞪羚、单项冠军。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扎实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等重点工作。做好防返贫监测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鲁政宣 潍建讯 宋政文 高颂)

(责编:周琳)